传承慎终追远应与时代同步

22.03.2017  13:05

  清明,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之一,对中国人来说是有着特殊的意义。特别是在国家把它列为法定节假日,并且每年调整为小长假之后,更是让人们没有任何理由去忽略它的存在。随着近些年来国家和社会不断对传统节日文化的宣传和重视,传统节日也正逐步回归本来的意义,于是慎终追远成了每年清明不可替代的活动主题。

  慎终追远从最早在《论语学而》出现至今已经有两千多年了,其本意都离不开缅怀先祖、追思故人。今天,我们在保护传统节日和传承核心内涵时应与时代同步,让传统节日在新时代焕发新的活力。笔者认为,当前面对清明最初的传统习俗,全盘复古固然不可取,全盘否定又让人无可寄托。我们应该在创新发展中注重三个方面,才能既承载过去又面向未来。

  注重移风易俗。据调查显示,每年的清明节前后,都是火灾事故的高发期,主要原因在于一些地方仍然存在焚烧祭祀用品的陋习。特别是随着社会的进步,致使一些祭祀用品的花样也在不断翻新,已由过去的纸钱、冥币为主的用品,发展到了现在的手机、家电,甚至是高级别墅、豪华娇车。制作祭品的材料也由过去的纸质变成现在了塑料、纤维等。可想而知,这些用用劣质材料制成的祭品在焚烧时既会散发有毒气体污染空气,又会给周边的森林防火带来极大的隐患。随着环保问题的日益加重,人们对优良空气质量的渴望也愈发迫切,可以说传统陋习已到了非改不可的地步,而应倡导的是网上祭奠、鲜花祭奠、居家祭奠等文明方式。

  注重家风传承。清明是一个家族集体祭奠祖先的日子,一家人在共缅祖辈先人、共话家族往事,共浴亲情恩泽的同时,其实也是在进行一次集中的家庭教育。这种特殊时期的家庭教育既有追思前人的凝重,也有教育后人的庄严。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一届全国文明家庭表彰大会上指出:“家风好,就能家道兴盛、和顺美满;家风差,难免殃及子孙、贻害社会”。可见,新时期强调家风建设的重要性。它对于引导人们在慎终追远的同时勿忘珍惜当下、展望未来,弘扬家庭美德、倡导家庭和谐,以家庭的和谐促进社会的和谐,以家庭的文明促进社会的文明具有积极的引领作用。

  注重家国同祭。清明从历史传统习俗发展到今天法定节日,其祭扫的内涵也由民间祭奠先祖到国家缅怀先烈的一个拓展,这种拓展,既是国家遵从传统、尊重生命的表现,也是国家缅怀革命先烈、牢记英雄功绩的表现。近日,第四批28具志愿军战士遗骸即将迎回国内安葬,国家安排专机迎接28位忠魂仪式的隆重,既是对革命英雄的敬重,也是先烈功绩的缅怀。这种“国家行为”的庄严,在表达对英烈的敬仰和告慰的同时,激发了广大民众培育爱国精神,树立对国家和民族强烈的责任担当。全社会应当在国家的号召下,以祭奠先祖的虔诚去祭奠英烈,这既是出于对先烈的致敬,也可以通过这种仪式在内心进一步确立国家归属感、公民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

  新时代,新清明,改变的是祭祀陋习的摒弃,不变的是慎终追远的内涵。祭奠时不忘记倡导新风,追思时不忘传承家风,缅怀时不忘家国责任,这样的清明将更加文明。(泉州市丰泽区委文明办洪春来供稿)

福建日报评论员:团结奋斗办好福建的事情
  “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新时代是奋斗出来的。文明
让文明礼让风气蔚然成风
  中国自古便被世人称为“文明古国,礼仪之邦”。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