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生猪养殖业发展空间

18.05.2016  11:56

日前,农业部有关负责人向媒体介绍农业结构调整有关情况时指出,生产基础比较薄弱,发展方式相对落后,生态环境约束趋紧,是当前畜牧业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推进畜牧业结构性调整,生猪布局优化和发展草食畜牧业是重点。

        “猪粮安天下”。生猪生产是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畜牧生产和生活消费的核心环节,猪肉占我国肉类产量的比重一直稳定在64%左右。长期以来,生猪产业的稳定健康发展,不仅受养殖规模、出栏数量、消费需求影响,空间布局带来的流通动向、运输成本也是重要的影响因素。近年来,部分地方认为生猪产业污染严重、对经济发展贡献率低,不断压缩生猪为核心的畜牧养殖业,甚至对生猪养殖企业下“逐客令”、“禁猪令”,采取行政强制手段压缩生猪产业布局空间,使区域猪肉供给完全转向了市场流通、“菜篮子工程”等渠道,不仅破坏了生猪养殖的产业生态,更影响到区域猪肉市场的供应和价格。客观地讲,“放任自排”的养猪业容易带来环境污染,但“一禁”并不能“了之”,重要的是应做好布局优化、做好产业扶持,为生猪产业发展营造空间。

        首先要在对区域生猪养殖产业进行细致调研的基础上,做好产业布局和养殖业功能区域的规划,以稳量提质为前提,以资源承载能力为基础,完成养区划定,整合各类涉农资金,规划打造生猪养殖发展区域,指导和帮扶生猪规模养殖的流动、搬迁和转产转型,引导养猪产业向适养区集聚。特别要注重与屠宰企业的对接,推进养殖屠宰结合,推进“就近屠宰、就近配送”经营方式,最大限度减少生产成本,构建产出高效、产品安全的生猪养殖业。

        其次要加大生猪规模养殖场的改造力度,落实相关资金补贴,深入推进生猪适度规模标准化养殖,支持规模养殖场改造升级。特别要注重推行“种养平衡、农牧林渔结合”的生态养殖,提高现代化装备和设施水平,打造以生猪养殖为核心的生态圈,促进粪便就地就近还田利用,拉长种植业-畜牧业-服务业的经营链条,逐步达到“养殖标准化,种养循环化,利用能源化,处理无害化”标准,形成养殖与生态双赢的局面,促进养殖业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