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休闲农业步入黄金增长期 成乡村产业兴旺重要抓手

15.10.2018  13:43
厦休闲农业步入黄金增长期 成乡村产业兴旺重要抓手 - 新浪
厦休闲农业步入黄金增长期 成乡村产业兴旺重要抓手 - 新浪
厦休闲农业步入黄金增长期 成乡村产业兴旺重要抓手 - 新浪
厦休闲农业步入黄金增长期 成乡村产业兴旺重要抓手 - 新浪
厦休闲农业步入黄金增长期 成乡村产业兴旺重要抓手 - 新浪
厦休闲农业步入黄金增长期 成乡村产业兴旺重要抓手 - 新浪
来源: n.sinaimg.cn

   休闲农业带火乡村游

   项目丰富

  以种植、观光、采摘、农家乐、民宿、教学实践等为主要特色的各类项目相继进入市场。

   规划科学

  以“看得见山、望得见海,记得住乡愁”为主题,最终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

  我市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展现勃勃生机。图为游客到翔安荣杰园采摘水果。

  同安鑫美园休闲农家乐大棚一角。

  农家乐成为人气新景点。

  在军营村,游客拍下别具特色的田园风光。

  农家休闲旅游特别受小朋友喜爱。

  一些休闲农家乐设有体验菜地。

  厦门网讯(本组文/厦门日报记者 林雯  通讯员 姜宇  本组图/厦门日报记者 张奇辉)今年国庆黄金周,厦门再度成为国内旅游热门城市。不仅岛内景区迎来人流高峰,岛外一批颇具厦门地方特色的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项目也喜迎八方宾客,成为旅游新名片。数据显示,黄金周期间,海沧、集美、同安、翔安等岛外四区的旅游收入和旅游人数同比“双增长”——海沧区接待游客71.33万人次,同比增长26.5%,实现旅游总收入5.65亿元,增长32.3%;集美区接待游客164.18万人次,同比增长60.88%,实现旅游收入8.41亿元,增长63.7%;同安区接待游客101.33万人次,增长16.21%,实现旅游收入2.32亿元,增长31.91%;翔安区接待游客70.76万人次,增长15%,实现旅游收入7217.52万元,增长25%。

  数据的高速攀升,印证了厦门休闲农业的蓬勃发展,产业正在步入黄金增长期。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的发展,以乡村振兴战略统领“三农”工作,从加快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拓宽农民致富渠道,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繁荣的高度出发,把休闲农业作为乡村产业兴旺的重要抓手,全面推动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驶上发展快车道。纵观厦门如今的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市场,以种植、观光、采摘、农家乐、民宿、教学实践等为主要特色的各类休闲农业项目相继进入市场,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展现出勃勃生机。

   科学规划

   政策扶持

  今年8月,我市出台《关于加快农业优势特色产业发展的意见》,将休闲农业作为我市重点推进的六大特色产业之一

  为推动休闲农业科学、快速地发展,厦门从顶层设计入手,统筹考虑区位、产业、人文、资源等因素,对全市农业进行梳理,编制《厦门市村庄空间布局规划(2018-2035年)》,明确村庄建筑风貌特色、产业发展基础和方向,推动以农业为主的村庄因地制宜发展休闲农业,支持乡村振兴市级示范村发展特色民宿。不仅如此,市旅发委和市农业局还在进一步完善《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实施规划》,初定以“看得见山、望得见海,记得住乡愁”为主题,以“产业重建、人口回流、乡村振兴”为手段,最终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

  说到底,产业的发展离不开政策和资金的扶持。市委、市政府积极释放政策与资金红利,吸引资本、创业者和“新农民”投身休闲农业产业,多方携手共同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今年8月,我市出台《关于加快农业优势特色产业发展的意见》,将休闲农业作为我市重点推进的六大特色产业之一,明确提出要积极拓展农业多种功能,建设一批具有生产、观赏、体验、游乐等功能配套的特色产业小镇、现代农业庄园、休闲观光农业园区、生态农庄、风情旅游小镇、慢生活休闲基地、乡村精品民宿,推进农业优势特色产业与旅游、教育、文化、康养等产业深度融合,促进观光农业、森林人家、农家乐、水乡渔村、花海公园等乡村旅游业态快速发展,打造一批美丽休闲乡村。

  在市农业局出台的《厦门市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推进行动实施方案》中,我市又为加快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谋划了新的提升路径——鼓励各区在蔬菜、水果等种植优势的基础上结合休闲观光,创新建立农业主题公园等新模式,通过示范项目和特色小镇建设,引领发展乡村旅游、休闲观光农业。同时,兼顾发展民宿经济,积极引导岛外远离城区的乡村,特别是山区的休闲农业项目及周边村民对现有房屋进行改造和美化,按照《厦门市民宿管理暂行办法》发展民宿经济。

  总体来看,各区的民宿政策大体相同,一是明确申报范围,如翔安区要求在大小嶝旅游片区、香山旅游片区(景区核心区除外)、澳头特色小镇、大帽山旅游片区、锄山旅游片区内。二是实行政府牵头、属地管理、联合核验、部门监管的管理机制。民宿经营者依法向所在镇(街)提出开设民宿申请,而后由区相关机构组织消防、环保、建设、市场监督、旅游等部门联合核验。三是对民宿的申请条件进行限制,要求建筑设施合法、符合质量安全法规、政策。

   打造精品

   培育人才

  去年以来,市农业局先后开展以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经理人、从业农民为对象的各类新型职业农民专业培训,培训400余人次

  阳光洒满草场,游人往来如织,清冽的空气中弥漫着青草的甘香……这里是距离翔安隧道约35公里的翔安区新圩镇大帽山寨仔尾村,也是厦门首个田园综合体——大帽山境的国庆黄金周现场。今年5月,大帽山境正式开门营业,这座厦门首个田园综合体的诞生,标志着我市的休闲农业正式步入了转型升级阶段。

  近年来,针对我市休闲农业点“小、低、散”的特点,政府从突出地域特色和文化创意入手,着重打造注重游客参与体验的集约型、精品型休闲农业项目,进一步提高休闲农业的吸引力和附加值——2017年起,市政府引导市、区属国有企业采取整体规划、成片开发的方式投建开发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策划生成一批特色鲜明、品质优良、附加值高的大型休闲农业项目。截至目前,除特房集团投建的大帽山境项目一期已对外营业外,象屿集团投建的香山乡苑项目一期也已基本完工,项目建成后将成为全市最大规模的农业生产、体验及农耕文化普及场所。同时,国贸集团拟投建的田园竹坝项目今年内也将完成整体策划方案、项目总体概念性规划方案以及专项详规修编。

  政府部门很早就意识到,人才才是推动产业发展的践行者。2017年以来,市农业局先后开展以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经理人、从业农民为对象的各类新型职业农民专业培训,共培训400余人次,基本做到全市休闲农业点的全覆盖。不仅如此,我市落实扶持政策,鼓励企业家、党政干部、专家学者、技能人才通过多种方式返乡兴业,建立农村创业创新孵化基地。

   下一步举措

   推动产业升级

   完善基础设施

  在耕地面积狭小的厦门,发展以观光休闲农业等为标志的都市农业是最符合厦门实际,也最高效的农业发展道路。今年,我市将进一步突出都市农业定位,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推进农业转型升级,积极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提升农业发展质量和效益。

  大力发展都市现代农业。坚持质量兴农、绿色兴农,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推进集约化、规模化经营,力争到2020年全市农业优势特色产业全产业链总产值超过1000亿元。

  加快现代化美丽乡村建设。把大力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第一场硬仗,通过实施农村“厕所革命”、农村垃圾治理行动、农村污水治理行动、农房整治行动、村容村貌提升行动等“一革命四行动”,全面改善农村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的基础环境。

  突出培育农村休闲农业文化,提高农民精神风貌。重点弘扬闽南优秀传统文化、农耕文化,丰富农民精神文化生活。

   落实政策措施

   推动行业发展

  产业发展,政策先行。接下来,我市将积极落实各项帮扶政策,为创业者、投资者和“新农民”投身产业发展扫清更多障碍,让休闲农业成为真正有吸引力的产业。

  推动我市休闲农业重点项目建设。推动相关配套政策措施出台,及时跟进项目建设,了解项目进展和需要解决的问题,支持引导项目顺利建设。

  鼓励民营资本进入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领域。进一步协调推动财政金融支持。

  加强休闲农业指导培训工作。对市级以上休闲农业示范点的管理人员进行专业培训,进一步规范和引导示范点经营管理工作。

  做好休闲农业宣传推介。在厦门主要媒体开展休闲农业精品路线推介活动,继续参与农业农村部和省农业厅组织的各项精品推介活动,扩大我市休闲农业的宣传范围,加深宣传力度。

   丰富产业业态

   加大民宿建设

  对休闲农业项目而言,能不能留住人、能不能促进消费,才是项目能否盈利、产业能否发展的关键。未来我市将在民宿建设方面下苦功,进一步丰富休闲农业业态,以留住人、拉动消费为目标,推动产业健康向好发展。

  鼓励“合作社+企业”发展模式。村集体成立合作社,协调流转本村有条件发展民宿的民宅至我市国企。由企业直接投资,统一规划、改造、经营,并与当地村民建立利益联结机制,带动村民就业增收。

  鼓励“三个统一”发展模式。借鉴顶村民宿发展模式,由村集体成立合作社,统一经营、统一管理、统一分配,鼓励村民以房屋、土地、现金等多种形式入股,充分调动村民积极性,带动村民共同致富。

  加强运营平台建设。拟推动各区开展民宿运营平台建设,纳入民宿监管与统计、宣传与推广等功能,进一步提升我市民宿品质化发展水平。

  加强从业人员培训。结合国家旅游局发布的《旅游民宿基本要求与评价》,按照标准化建设规范,在全市逐步开展民宿评级工作,提升我市民宿服务质量。同时,加强对全市民宿从业人员持续性、系统化培训,不断提高从业人员素质及服务品质。

   原声

   古樾山庄负责人蔡福圳:

   发展休闲农业

   前景越来越好

  今年国庆期间,我们园区的人流量比往年同期翻了两倍,高峰期单日客流达到800人。我们主要归结于两个原因:一方面,我们的定位是“禅农亲子园”,尤其是体验传统农耕是一大特色,今年我们对园区的各项设施进行了提升,包括新增停车场,这帮助我们吸引了更多的客流;另一方面,目前全市正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各类宣传的增多,也让更多人了解了我们。

  山庄经营了8年,现在政府不断出台各种政策,明显感觉到发展休闲农业的大环境变好了,我们也期待有更多的扶持政策,相信未来会越来越好。

   宝生园农场运营总监陈哲渊:

   休闲农业产业

   良性循环发展

  我们园区的经营重点是根据需求来量身定制各类研学项目,现在正是秋游高峰期,园区内一周接待的游客最多能达到4000人。除了我们自身的努力,政府部门也积极帮我们引路,引导我们往研学方向走,把教育跟旅游进行深度融合,极大地推动了我们的发展。

  今年出台的各类扶持政策非常多,各类政策的流程也越来越明朗。对新进入休闲农业的投资者而言,现在是一个非常好的机会。另一方面,农村也正在推动土地流转,盘活闲置土地,未来农村土地质量和效益都会更好。在健全的法制背景下,资金也更加敢于介入产业,人才也就自然而然地被吸引来,产业会形成良性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