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人大代表建言公交票价改革 特殊群体暗补变明补

14.07.2014  08:33

公交地铁票价改革的目的是什么?是否对调整标准及周期等建立良性机制?对于特殊群体的保障,应不应该“暗补”变“明补”?调整的幅度多少合适……本市公共交通票价改革正在面向全体市民征集建议,近日,市发改委、交通委等主管部门来到市人大,专门听取人大代表对于改革的建议和意见。而参会的人大代表可一点儿都没“客气”,针对公共交通票价改革提出了很多独到的建议。

建言

多因素考量调价的目的

公共交通票价改革首先需要明确的一点是,本次改革为什么进行?”代表们对这一话题进行了讨论,除了普遍认为目前的票价水平较低外,大家认为更重要的原因应是利用市场机制提高资源使用效率,投入公共交通的财政资金更加科学合理使用,促进公共交通可持续发展,提升服务管理水平。

来自北京市当代律师事务所的执业律师卫爱民代表表示,对票价调整这件事情,他“很纠结”。一方面当前票价确实比较低,长远看确实应该调;另一方面目前北京地铁所执行的“单一票制低票价”,其中财政资金对于公交的投入分配符合财政资金的本质特征,即“实实在在花在老百姓身上”。因此,卫爱民认为,在财政收入有限的条件下,怎样更好地分配政府投入到公共交通的资金使用比例,从而提高使用效率更为重要。

对于这一问题,市人大常委会城建环保办公室副主任张寿全也随即表示:“这次票价改革的重点应是实现定价机制的市场化转变,推动资源利用从低效向高效转变,交通管理从粗放向精细转变,服务水平从低质向高质转变,并让财政补贴资金使用更加科学、更有效率、更具可持续性。

北京地铁运营公司四分公司昌平线西二旗站区长李文杰代表,在地铁一线工作已经有30年时间。她表示,持续的低票价政策跟目前实际现状比较起来,确实不利于企业可持续发展。不管是地铁建设、后期维护、运营服务管理和安全服务水平提升,所需的费用都是巨大的。如果公共交通票价改革的同时,财政资金对于公交的投入更多用到加快建设速度、提高运转效率和安全性,对于公交的健康发展无疑是有益的。

确实,公共交通票价改革不是目的,而是手段。真正的目的是要让市场决定和调节资源,促进公交事业可持续发展,同时调整公交合理结构,促进城市合理布局。”北京英特莱技术公司董事长刘学峰代表说。

建立调价周期和票价调整良性机制

针对票价调整的依据、票价调整周期等问题,多数代表纷纷建议建立动态调整机制。市人大代表、北京市金台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律师朱建岳提出,希望借此次调整票价契机,本市形成针对公共交通调价的良性机制,包括制定合理的调价周期,票价调整的依据是否与收入增长率、GDP、油价等因素相关,在满足一定的条件后依法依规启动票价调整。

市人大代表、海淀区建筑业协会会长兼秘书长段淑珍代表建议,长期实行低票价不可持续,应建立票价动态调整的机制,便于公共交通良性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