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投行内部出现美国眼线 中国出手清理
安全靠美国,经济靠中国。自美国高调“重返亚太”以来,中国在亚洲事务中的话语权和地位日益趋重,“安美经中”似乎成为了一些亚洲国家越来越现实的选择。而身为美国在亚太地区盟国的菲律宾,在是否加入中国主导的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亚投行)问题上出现反复,无疑具有代表性。
菲律宾是作为57个意向创始成员国加入亚投行的。然而,菲律宾政府6月28日决定暂不签署亚投行协议——暂缓加入。菲律宾财长财务官罗伯特·谭表示,菲律宾不会在29日北京举行的《亚投行协定》签署仪式上签字。他在上周末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我们会观察该签字仪式并参加部长级会议。”
这与菲律宾总统阿基诺三世本月早些时候所说的“菲律宾对加入亚投行‘非常、非常谨慎’”有关。6月3日,阿基诺三世在日本访问时表示:“我们对财政责任的理解应该基于亚投行的治理结构如何,可以负担得起的济援助不会受制于我们两国间变化不定的政治关系和领导的支持。”
各国代表进入签字仪式现场各国代表进入签字仪式现场
人们注意到,最近夹在中美之间的菲律宾态度不断出现反复。美国和日本主导的“跨太平洋伙伴协定”(TPP) 被视为亚投行的竞争对手,在南海问题上频频对华挑衅的菲律宾,过去几年中多次表达了加入TPP的愿望。
但由于美国国内反TPP的声音强大,也让菲律宾出现犹豫。今年3月30日,菲律宾贸易与工业部长多明戈曾表示,本届阿基诺政权明确放弃参加TPP的方针,理由是“一些必要的法制整顿工作来不及完成”。
奥巴马和阿基诺奥巴马和阿基诺
不过,随着近日美国国会通过TPP“快速通道”法案,多明戈又“及时”表态称,前述报道是“翻译错误导致的误解”,尽管菲律宾在加入TPP上面临许多困难,但“以某种方式与美国签署一个协定对菲律宾来说是理所当然的。”
现在,菲律宾在是否加入亚投行上,与加入TPP一样,也出现了反复。不过,这次反复或许是美国在背后操作的结果。由于美国对中国主导亚投行很不舒服,巴不得菲律宾来搅局亚投行。
再来看一下美国访华之前的举动。
美国国会众议院正式发布的日本首相安倍晋三下月在参众两院联席会议发表演讲,并让安倍晋三成为首位在两院联席会议发表演讲的日本首相,是否是对日本在“亚投行”问题上,鞍前马后效忠美国的一种奖励,尚待观察。美国会众议院议长博纳美国时间26日正式邀请日本首相安倍晋三于4月29日在参众两院联席会议发表演讲。
时间就是这么的悄合,此间捕捉到这条种信息的中国媒体,随后发布另外一条消息,北京时间3月26日的外交部例行记者会上,发言人华春莹通告,奥巴马特别代表、美财长雅各布将于30日至31日访华。中国国家领导人将与其会见,有关部门负责人也将与雅各布举行会谈。
至于美国为何选择下月安排安倍晋三在美国参众两院联席会上演讲,笔者还没有看到中国的评价,不过,就笔者看来,这里面多少也有美国在亚投行上失利后,报复中国的味道,只不过,美国这样的安排会不会,惹其亚洲盟国,包括韩国不高兴,引发新的政治风波,需要进一步观察。
瞪大眼睛看问题,我们不仅要问,雅各布为何选择这个时间访华,是美国又要出什么幺蛾子吗?连日来,这个国家在亚投银行问题上的费力不讨好,正受到包括其国内及世界舆论的批评。特别是随着英法德意澳韩等盟友纷纷“叛盟”投入亚投行怀抱之后,看来逐渐变为孤家寡人的山姆大叔是真的急了。
有观察者发现,就在上周举行的国会听证会上,雅各布就已经开始暗藏伏笔,找台阶下了。他说,美国并不反对创建亚投行,并承认有必要增加亚洲的基础设施建设支出,只是美国担心这家新银行在管理和放贷方面达不到“全球最高标准”。
扑捉到“不反对”这个词的观察者,随后称自2013年亚投行成立计划提出以来,“山姆大叔”可是一直费尽心思劝说或施压盟友,希望共同抵制这个“可能会执行不如世界银行严谨的放贷标准”的新机构。但是后来情况并没有因为美国的力阻,而让亚投行停止脚步,反而吸来更多的美国自认为的“铁杆盟友”。
用英国媒体的话说,就是“亚投行的事情正在演变成美国的一场外交惨败”。在博鳌亚洲论坛3月26日举行的一场分论坛上,芝加哥商品交易所荣誉主席Leo Melamed认为,“美国的动作太慢了,我现在认为美国会加入亚投行,不加入是愚蠢的。”
对此,有评论称,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美国扛不住了也是真的。美财长在国会听证会上的表态,再明白不过了。据此,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研究员甄炳禧分析称,盟国的纷纷“背叛”,已让美国意识到这些西方国家加入亚投行是大势所趋,继续阻挠也无力回天。
见缝插针的美国侨报顺着甄炳禧的思路写道:逆势而动,无利可图。资本主义最发达、实用主义哲学主宰的美国,当然不会仅仅为了面子,把自己孤立。所以,你懂的,一切尽在不言中,所有的磋商正以“鸭子划水”的方式进行。
特别是这家媒体见到华春莹向外界透露消息称,美国财长雅各布·卢将作为奥巴马特别代表,于30至31日访华的后,这家媒体亦称,须知亚投行意向创始成员国申请截止日是本月31日,还有什么迹象比这个更明显呢?
(环球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