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一家独立书店转型 创新开辟儿童阅读新天地
四当斋成了儿童阅读的新天地。
“有斋四当,静绽如莲。书市沉浮,一枝独秀。卷轴万千,学子福音”。这是书友谢先生所做的《四当斋颂》。
在福州仓山区一处高楼逼仄的小区内,一家独立书店四当斋在辗转两处店址之后迁于此。这里是书虫们淘宝的好去处,儿童阅读的乐园。
爱书者的桃花源
黄昏时分,记者来到书店,在一片童趣盎然的开放式阅读区前,几个孩童正专心致志地翻阅着绘本,一旁的家长也在浏览着自己感兴趣的书籍。“孩子们把书店称为‘绘本馆’或是‘图书馆’。”书店的老板林彩青说。
“饥读之以当肉;寒读之以当裘;孤寂而读之,以当友朋;幽忧而读之,以当金石琴瑟。”四当斋书店的“四当”出自于南宋著名诗人尤袤的名言。林彩青告诉记者,从2007年在师大游泳池旁的一爿小店起步,书店如今已经营8年多,原来主营文史哲类书籍。在网络购书与电子化出版的多重冲击下,四当斋除了坚持原有的特色外,走上多元化经营之路,新辟童书专区,并隔出成人阅读专区、古旧专区。
在晓风、尚友等书店纷纷从这座末代帝师创办的全闽师范学堂跟前撤退之后,有这爿书的王国依旧矗立,不能不说是爱书者的桃花源了。
书店是一个城市的文化地标。“四当斋作为一家文史哲特价书店,给了喜欢阅读的人一个世界。”福建师大地理科学学院谢老师说,“从四当斋在师大开业的第一天起,我就来买书。当时我想,这书店肯定开不长,没料到这么多年来坚持下来了。”酷爱读书的谢老师经常在这里流连忘返。这些年下来,谢老师在此购置了数万元的书籍。
“四当斋最主要的一条店规是:我爱购书者,我更爱读书者。欢迎大家常来小店做客,即使阅览终日而不购一书,也不会冷眼相向,更不会口出怨言。”这是书店主人开业之初在“豆瓣读书”写下的心声。
这里丰富的旧书资源,这些年吸引了不少铁杆的粉丝。“有人爱的是从旧书里勾勒出的那种历史,一种几经辗转的沧桑。”一网友在日志中写道。有位在武夷山市工作的书友,出差到福州特地到四当斋,买了上千元的书籍。
儿童阅读新天地
书友们的支持,是四当斋能坚持下去的主要原因。林彩青说,近几年,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再加上智能手机、kindle等产品的普及,以及在线零售书商的存在对实体书店产生重大的冲击。如何留住读者?林彩青也思考着。
林彩青的做法是:开辟出儿童阅读的新天地。
“‘厦门不在书店’在一座老式花园别墅内,‘书在花中、花漫书海’,卖书也卖文创产品。坐下来,点一杯咖啡,这里也可以是朋友相聚的交流场所。”她考察了一些独立书店后发现,书店已不再只销售图书产品。“书店的社交功能不容小觑。现代人渴望交流,分享自己的感悟、思想。那么书店作为某个区域、某个类型的消费者交流平台的功能也就应运而生。”
于是,经过重新装修后,除了阅读,四当斋也成了孩子们玩乐、家长们交流育儿经的一个平台。书店还举办各种亲子活动。儿童阅读区的一面墙上,挂满了孩子们参加各种活动的照片。
“在这里,孩子随时都可以找到朋友。”住在兰庭新天地小区的舒爱妈妈说,“孩子的行为习惯需要引导,而培育爱读书的习惯,一定要从小开始。”这也是许多家长乐意把孩子放在这里的原因。
林彩青的女儿从小在书店长大,“书店还比她大一岁呢。”林彩青说,女儿现在的识字量比同龄人多出一大截,对文字特别敏感,这也是开书店的一大收获吧。
文化交流的场所
四当斋内还有一处成年读者喜爱的“休闲书吧”,出售各类饮料、甜品、小点心,价格实惠,因为“这儿依旧是书店”,在创新的同时,仍坚守初心,“我们坚持卖文史类的书籍,一个是我们自己的爱好,也是坚守一个城市的文化底蕴”。
除了实体书店,通过孔夫子旧书网等网络渠道销售文史类书籍,也成为四当斋收入的主要来源。“吴老师曾经说过,经营困难的时候,即使这些书卖不出去,也可以当作自己的收藏。”林彩青口中的吴老师,是她的爱人,一位古典文学博士。
“我们希望读者在这里享受美好的阅读时光,书店要生存,但也可成为阅读场所、文化交流场所和传播场所……只要书店名声在外,不是书店找读者,而是读者来找书店。”林彩青认为,书店还需要进一步满足消费者的不同需求。她相信通过不断调整,实体书店不会消失,传统的书香也将得以保留。
“受客观条件限制,纵然网上书店有着实体书店不可比拟的价格优势,但正如许多人坚信的,纸质书不会因电子阅读而消亡。”福建师大传播学院林焱教授认为,为了给实体书店经营的公益化创造更为宽松条件,各地政府部门应当进一步加大扶持力度,像在博物馆、美术馆、图书馆、大中型商场等城市公共场所帮助实体书店解决店面难题,建议将实体书店建设纳入城乡规划尤其是城市规划中,在所有新建社区及城区中心地段预留实体书店经营位置,这无疑对提高整个民族的阅读水平有重要意义。
对于一个城市来说,独立书店的存在,体现了城市读书人口的存在状态,也体现了城市人文素养的一个侧面,如同城市人文精神的圣地。在互联网时代,生存空间不断受到挤压的独立书店,该如何生存与发展,是书业和社会大众共同关注的话题。记者 林丽明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