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返乡者重新感受乡情 专家:丰富农村文化生活
新华社福州2月13日新媒体专电 村里过春节时最热闹,外出的村民回家,村子里到处都是小车,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等到春节一过,村子就又回归沉寂……新华社记者在春节期间回到位于江苏、四川、山东等地的家乡,见到的都是类似的图景。
钱包鼓了 日子美了
位于四川盆地西南部丘陵地区的洪雅县金花村,户籍人口3200多人,其中有超过三分之二的村民常年在外打工。
村民老罗今年56岁,在县城当保安,月薪1500元。妻子在成都做保姆,月薪3000元。他们的儿子读完高中后在江苏打工,已经在外打拼了十多年。
“我儿子和儿媳妇都很能赚钱。”老罗高兴地说,“不仅置了两套房子,还买了车,每次回来都会给我买衣服、鞋子,都是高级货。”
留守家乡的村民也在改变传统的耕作方式,发展特色经济。
茶叶是金花村的支柱产业,全村茶叶种植面积约五千亩。因为气候和土壤适合茶树生长,该村茶叶备受欢迎。每年清明时节,全国各地的客商就聚集到这个小乡村,一年的茶叶交易额在三亿元左右。据村委会主任老侯介绍,该村茶农一亩茶叶的年收入有六七千元。
“按照村里人在乡里的信用社存款计算,今年村民人均收入至少一两万元。”老侯介绍说。
村民的钱包越来越鼓,日子好起来。春节期间,记者回到家乡发现,法国、西班牙等国生产的葡萄酒越来越多地出现在村民的餐桌上;村民的私家车多了,马路变“窄”了……
记者在江苏省盐城市大丰区采访,不少返乡村民说,在外打工虽然累一点,但赚钱快、收入高,一年赚三四万元不成问题。
在山东省海阳市郭城镇桂山村,记者看到,许多房子盖得都很气派,青瓦白墙、雕花格窗。村委会主任董丰山说,许多年轻人外出务工赚了不少钱,有的富裕户已经在县城购房。
人走了 村落空了
家在四川农村的小刘,初中毕业后到上海,跟父母一起打工。春节前夕才回到家里。
回家过年,小刘给奶奶包了800元的红包,“我主要回来看看家里的奶奶,奶奶年纪大了。”
因为家里长期没人住,楼房年久失修。因为奶奶家没有电热毯,太冷了,小刘看望奶奶当天下午就拉着行李箱到县城宾馆住。
小刘在上海的一家珠宝店当销售员,她希望在上海找一个四川籍的男朋友。她说:“同为四川人,各方面都习惯,过年还可以一起回家探亲。不管怎样,我还是想待在上海。”
大年初一,小刘就乘飞机返回了上海。“与上海的繁华相比,家里实在没什么意思。”小刘说,“打算以后每隔三四年再回家一次。”
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像小刘一样离开乡村,奔向城市。记者在江苏老家看到,虽然房子气派了,但人气却不旺。许多楼房都是老人看家,偶尔遇到一些年轻人,也是从外地赶回家过年的,节后再出去打工。
故乡似他乡 何处寄乡愁
“回乡少了乡情。”常年在外地工作的王绍磊感叹说,随着年龄增大,年味淡了,以往乡亲之间的朴素感情似乎也找寻不见了。
近年来,农村生活水平提高了,衣食住行都上了档次,但是农村的集体文化生活却越来越少了。划旱船、扭秧歌、踩高跷这些传统的北方农村文艺形式,现在却变成了“稀罕物”。
大年初一清早走街串巷拜年,是山东胶东地区农村的传统习俗。记者观察发现,以往成群结队的“拜年团”少了,单枪匹马独自行动的多了;以往坐在邻里家中聊一聊的场景少了,进门问个好就走的“蜻蜓点水式拜年”多了。
在城镇化加速推进的当下,农村社会变得更为复杂。是否成功、有没有能力给他人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正成为衡量个人价值和地位的重要标准。在一些地方,功利主义、物质至上的风气蔓延,冲淡了乡情,遮蔽了乡愁。同时,农村传统大家族的逐渐消失,家庭结构趋于小型化,也是造成乡愁无处寻找的重要原因。
福州大学社会学系教授甘满堂认为,要找回乡情、重品年味,不可一蹴而就。丰富农村文化生活,找回村民的集体文化记忆,或许是让返乡者重新感受乡情的可行之策。(采写记者:沈汝发、王成、董建国、付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