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克强强化中国经济新指标:提高全要素生产率
12.12.2015 04:45
本文来源: 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在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李克强总理首次提出要“增加研发投入,提高全要素生产率”。这一衡量单位总投入总产量的生产率指标,其来源包括技术进步、组织创新、专业化和生产创新等,又被称为“技术进步率”。
在12月7日的“十三五”规划编制工作国内外专家座谈会上,如何提高我国全要素生产率,成为6位中外专家最热门的话题。
中国国际金融有限公司首席策略师黄海洲建议,要通过落实“中国制造2025”和“互联网+”战略推动产业升级,最终提高全要素生产率。
麦肯锡公司全球资深董事华强森认为,中国完全能够在“十三五”期间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其核心路径就是把发展重点放在“质量”而非“数量”上。“通俗些说,发展得‘好’是发展得‘快’的前提。”华强森说。
对于专家们提出的战略性建议,李克强要求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认真研究。他说,“全要素生产率”也是“十三五”规划编制中加入的一个“新概念”。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就是要把过去过度依赖自然资源的发展方式,转向更多依靠人力资源的发展方式。“怎样更多依靠人力资源?主要靠体制机制创新和技术创新。”总理说。
必须把“创新驱动”放在发展的“核心位置”
社会科学院副院长蔡昉详细阐述了“创新”对于提高全要素生产率的重要性。他说,要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一方面要以体制创新消除制度性障碍,改善资源配置效率;另一方面要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全要素生产率是反映创新发展最好的指标,也是改革红利的一个重要体现。”蔡昉说。
诺贝尔经济学奖和诺贝尔和平奖双料得主、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校级教授约瑟夫·斯蒂格利茨称赞,中国已经对发展创新型经济作了“正确的强调”,未来政府要进一步加大力度支持创新。
李克强说,中央关于制定“十三五”规划的《建议》提出了5个发展理念,其中排在第一位的就是“创新发展”。“这几年,我们一直强调要把创新驱动放在发展更加重要的位置,现在看,必须放在‘核心位置’。”总理说,“创新包含两个方面,一个是科技创新,一个是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体制机制创新。两个创新有机结合起来,才能推动全要素生产率提高。”
细化指标分解、硬化约束举措,引导地方、行业、部门主动作为
蔡昉在发言中同时提出,目前,很多人对于“全要素生产率”这个概念并不熟悉,应当把全要素生产率全面提高作为“十三五”规划的预期要求,在第三方评估中进行测算评价。
李克强要求有关部门,既要向民众解释清楚这一概念,又要在编制“十三五”规划过程中细化指标分解、硬化约束举措,引导地方、行业、部门主动作为。“要推动各方共同努力,提升中国经济的全要素生产率,从而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李克强说。
本文来源: 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12.12.2015 04:45
故
事
中国(福建)—东盟经贸合作论坛在榕举办
6日,中国(福建)—东盟经贸合作论坛在榕举办。政府
首届“中国—东盟周”在福州开幕
8月6日,政府
福山郊野公园入选绿色低碳典型案例
昨日从市生态环境局获悉,政府
军地领导在福州检查指导征兵体检工作
8月3日,副省长、省征兵领导小组副组长王金福,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