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五部委“解码”国企改革 释放五大信号

15.09.2015  10:12

  中新社北京9月14日电 (记者 董冠洋)作为全球最大的以公有制为主体的经济体,中国国有企业改革吸引了世界目光。14日,中国国资委、发改委、财政部、工信部、人社部五部委在北京举行联合发布会,解读本轮国企改革,释放五大信号。

  国企身份“正名” 向非国有资产敞开大门

  “把国有企业打造成独立市场主体,是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着眼点和落脚点”,中国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副主任张喜武表示,坚持政企分开、政资分开,落实企业自主权,合理增加企业领导人员市场化选聘比例,推动国企与其他所有制企业公开、公平、公正参与市场竞争。

  同时,中国的国企改革将向非国有资本敞开大门。中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连维良表示,非国有资本参与国企改革将多领域推进,除了市场竞争比较充分的领域,“在能源(石油、天然气、电力),交通(铁路)、通信、资源开发、公用事业等进入门槛较高的领域”也向非国有资本推出项目。证券市场和产权市场是推进非国有资本参与的重要途径。

  重塑国资监管 设政府、市场“隔离带

  重塑国资监管机构职能也是本轮国企改革的重点。国资委副主任张喜武表示,国资监管机构将从以“管企业为主”转向以“管资本为主”,建立监管“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不该管的依法放权、绝不越位”。

  为规避政府对市场的直接干预,中国将改组组建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在政府和市场之间形成‘隔离带’”,中国财政部部长助理许宏才说,这将改变以往国有资产监管机构直接履行出资人权利的模式,今后指令主要通过这一平台,以“市场化”的方式往下层层传导。2015年将在中央管理的110多家企业中推进试点。

  高管薪酬“双轨制” 国企工资规范化

  中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副部长张义珍指出,国企高管薪酬将采取“双轨制”,即一方面将对党中央、国务院和地方党委、政府及其部门任命的国有企业领导人员,合理确定基本年薪、绩效年薪和任期激励收入;另一方面,对市场化选聘的职业经理人实行市场化薪酬分配机制。

  此外,高管工资水平的确定将规范化。中国将加快建立全国统一的企业薪酬调查与信息发布制度,通过发布劳动力市场工资指导价为、行业人工成本等信息,为国企根据市场竞争需要合理确定职工工资及其增长水平提供信息支撑。

  借力国企改革 推动“制造强国

  中国的国有经济体量庞大。2014年,全国国有企业资产总额超过100万亿元人民币。可以说,国企改革对实体经济、特别是制造业迈向中高端的表现至关重要。因此官方明确,将借力国企改革,推动“制造强国”。

  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辛国斌介绍了国企应发挥“骨干和表率作用”的六大重点,包括创新驱动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技术融合;提升品牌价值;加强先进节能环保技术、工艺、装备的研发应用;突出战略重点,以高档数控机床和机器人、航空航天装备、先进轨道交通装备等为重点;稳步化解过剩产能,加强企业间战略合作和兼并重组。

  强化反腐 “四道防线”遏国有资产流失

  “绝不能让国企改革的红利成为个别人的私利”,张喜武强调。反腐将在国有资本经营中扮演更活跃的角色。

  据介绍,国企改革将设“四道防线”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即强化企业内部监督,突出对关键岗位特别是“一把手”监督;出资人监督,加强和改进外派监事会监督;强化审计、纪检监察监督和巡视工作等专项监督;强化社会公众监督,实施国有资产和国有企业信息公开。“使国有企业领导人员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张喜武说。(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