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超话】“双减”之后,这些“加法”也要做好
【解说】2021年7月,中国“双减”政策出台,明确要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和校外培训负担。政策实施后社会反响如何?正值全国两会期间,代表、委员热议“双减”背景下如何促进教育高质量发展。
【解说】据教育部数据显示,“双减”后,90%以上学生能在规定时间完成作业,自愿参加课后服务的学生比例明显提高。代表、委员表示,“双减”政策实施具有积极意义。
【同期】港区全国人大代表 香港岛各界联合会会长 蔡毅
(“双减”)让孩子在德智体各方面都能够发展,而不是整天“填鸭式”的教育,整天就是为了作业而作业,这个对孩子的身心灵的健康更加有利。
【同期】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十二中学联合学校总校校长 李有毅
“双减”的实施就是推动教育回归本质,让学生有时间、有动力全面发展,把基础教育引向培养德才兼备、创新人才的正确轨道。
【解说】“双减”不是简单地做减法。学校在落实双减政策时,也在增加学生参加体育、艺术、劳动的机会,提升课后服务质量。
【同期】全国政协常委兼副秘书长 民进中央副主席 朱永新
“双减”以后怎么样更好地去帮助全社会提升教育素养,更好地理解教育,关注教育,认识到什么是好教育。
【同期】全国人大代表、福建省漳州市实验小学党委书记 兰臻
我们要做好课后服务,增加比如科普,体育锻炼,艺术修养的提升等等,我们要通过各种的形式来丰富课后服务内容,来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解说】在政策推进过程中,学生的学业压力得到显著减轻,但也有教师反映工作时间延长、工作压力增大。不少一线教师在岗时间达10-11个小时以上,教师专业发展和工作生活均面临很大压力,工作与家庭难以兼顾,需要出台相关的激励与保障政策。
【同期】全国政协常委兼副秘书长 民进中央副主席 朱永新
教师的负担加重了,一个方面要对教师编制可能要适当重新考虑“双减”这样一个背景。因为课后服务时间延长了,假期的服务时间延长了,教师编制还是那样可能还不够。另外就是相关的教师的收入,现在很多地方教师加一个小时班五块钱,好像和教师劳动价值相比还是有很大的距离。
【同期】全国人大代表、福建省漳州市实验小学党委书记 兰臻
在配套政策方面就如何来加强,怎么让老师能够真正把“双减”的工作落实,又能够跟他们的这样的一个职业生涯能够相匹配的这样的一些配套政策的出台。
【解说】“双减”的关键就是落实教育公平。有委员表示,中考以后的普职分流,更多被认为是按照成绩所进行的分流,实际加剧了考试的竞争,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双减”目标的落实,因此呼吁畅通职教的升学渠道,建构职教高考制度,让更多的学生通过职教高考能够进入到职业本科。
【同期】全国政协委员、民进中央委员、上海市人民政府参事 胡卫
办综合高中,就是这个高中将来分两段,一段是综合高中当中是学术性的,一段综合高中当中是技能型的。呼吁我们要发展一个新高考,就是这个高考,将来跟我们现在的普通高考是并行不悖的两个系统,能够把技术人才通过新高考能够选拔上来,本来我到了中职就“断头”了,现在我能够一路畅通上去。
【解说】有委员提出,当前“双减”背景下,更应推动社会树立正确的人才观、成才观,提高技术技能人才社会地位。
【同期】全国政协委员 赵继
要尊重劳动者、创造者。要除了对科技人员、知识分子、领军人才、学术大师、技术拔尖和骨干鼓励之外,这些鼓励都是非常非常重要的,同时也要关心、关注和关怀广大的一线劳动者他们的付出、水平、贡献和能力。
中新社记者 综合报道
【责任编辑:彭莉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