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青道乐,散落民间的文化遗珠
当地的乐队在演奏上青古乐,其成员大多数都是老人。
初见76岁的黎基求老人,见其双腿已有些不便。询问得知,这是为了抢救他祖先留下的上青道曲,十余年伏案落下的老毛病。黎基求是泰宁上青乡江边村格上自然村人,自南宋起,其始祖黎六三在上青结庐修道,至今已有27代。
历史悠久的古乐
据《八闽通史》《泰宁县志》记载,早在宋代,泰宁县就成为南方道教流行的中心区域,并逐步影响和辐射闽西北和闽浙赣山区接合部周边十几个县。这些在泰宁周边县、乡、村流行的道教基本上属于建宁人黄舜申(号雷渊真人)传播的清微派道教。这一教派在举行法事活动中所运用的音乐便是“上青道曲”,有独唱、齐唱、吟唱的歌曲和吹奏、弹、拉、打击器乐演奏的曲牌,内容丰富、曲目繁多、风格独特。
福建省艺术研究院研究员叶明生曾多次深入泰宁研究考证,他认为上青道曲继承并发展了宋代以来流行于泰宁周边的清微派和普庵派道教音乐的精华,包括北道曲、道阐腔、南词、传统民歌和民间吹奏乐。这其中,大部分唱曲和吹奏乐为泰宁和周边区域所独有,成为研究道教史和道教古曲的“活化石”,具有很高的历史和艺术价值。
上青道曲形式上分为经腔(声乐)和牌子(演奏乐)。经腔又分“诵经腔”和“科仪腔”,“诵经腔”大部分只有诵念,而“科仪腔”又称“韵腔”,是道曲的主要部分。随着社会变迁,道坛活动空间不断缩小,老一辈艺人相继离世,人亡艺绝,大量珍贵的道曲亟待抢救和整理。
致力抢救的老人
“文革”结束后,黎基求和父亲黎世恩开始整理祖先留下的科仪资料,父子俩用了大量的时间回忆和记录上青道曲的曲调工尺谱,但1993年村里的一场大火,大部分的曲谱化为灰烬。
工尺谱是中国民间传统记谱法之一,因用工、尺等字记写唱名而得名。考虑到工尺谱不易流传,黎基求日夜钻研,将工尺谱译为简谱。但工尺谱上只有音符,没有音阶和节拍,而黎基求几乎没有任何的现代乐理知识,全凭唱腔一句句转译过来。
20多年来,黎基求祖上传下的200多首古曲已经有170余首被译为简谱。“剩下的多半是五六分钟以上的疑难长曲,这些年我的身体大不如前,不知何时能将它们全部译完。但这是父亲的遗愿,我一定会努力将它们译完!”说着说着,老人的眼眶湿润了。
黎基求的努力渐渐为外人所知,泰宁本地不少民间音乐爱好者自觉加入到上青道曲的吹奏和传播队伍里来。今年50多岁的肖利平是其中核心成员,这些年来,他一直在当地寻找乐师,还多次自费到外地观摩和学习古乐演奏方法。他告诉记者,组建一个古乐吹奏班子需要不少乐师:高胡、二胡、中胡、笛子、唢呐、古筝等。眼下,16个人的演奏班子仅有笛子手是一个年轻女孩,其余都是上了年纪的人。
“现在的孩子在培训班里学的都是钢琴、提琴等西洋乐器,学中国乐器的越来越少,等我们这一批人老去,谁来吹奏这古乐?”肖利平说,现在只要县里有需求,他们二话不说立马组织演出,为的就是让更多的群众了解上青古乐,希望就此吸收到新鲜血液。
申遗路上
如何更好地挖掘与保护上青道曲,让它登上更大更广的舞台,仅仅依靠当地民间的草台班子显然远远不足。
2010年,以黎基求记录整理的上青道曲为基础资料,泰宁将上青道曲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申报范畴。但由于以宗教音乐为名申报的局限性,未获通过。搁置几年后,今年,泰宁有关部门组织力量重新成立了非遗申报小组,并得到省艺术研究院的支持。在专家建议下,以“上青古乐”的名义准备再次申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前申报工作正在进行中。
从事泰宁非物质文化研究的县文化馆干部杨志民告诉记者,现存上青道曲不仅仅是道乐,亦属于民间音乐的范畴,大部分都是群众喜闻乐听,与民间民俗、婚寿喜丧、群众文艺活动密不可分的传统曲目,对当地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泰宁梅林戏有深远的影响。杨志民说,上青道曲的精髓,是在泰宁上青这一地域所特有风俗、语言及特定语境条件下形成的道教音声韵腔,如今如何保留这份独有的韵腔成为一大难题。
“传承太难,年轻人根本不愿意学,上青道曲的唱腔韵味不是三五年就能学会的。”杨志民感叹说,眼下,县文化馆正考虑利用县广电局的录音棚,协助黎基求将上青道曲的唱腔录制下来,作为资料。省艺术馆也曾建议,若条件允许,可协助组织泰宁上青道乐团队在福州三坊七巷做专场演出,扩大其影响力。(福建日报 陈亮 通讯员 邱灿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