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通”十周年 “一日生活圈”让两岸路通心更通
2008年12月15日,“盛达2”、“晓江”、“华航1”和“锦春”四艘海峡两岸海运直航货轮驶离厦门港,启航驶往高雄、台中和基隆港。这标志着两岸海运直航正式启动。记者 陈理杰 摄
晨报记者 陈翠仙
2008年12月15日,两岸正式启动直接通航、通邮、通商,两岸的航班、海运和邮件传输再也不用经过第三地中转。自此,两岸实现了“一日生活圈”,两岸同胞从音信隔绝到如今往来方便快捷,缩短的不仅仅是沟通的时间、金钱成本,更缩短了两岸民众心与心的距离。毋庸置疑,两岸“三通”为增加两岸同胞的共同利益、促进心灵契合发挥了重要作用。
十年来,台湾民众西进大陆经商、求学、就业、婚恋、旅游等已成家常便饭。但2008年以前,情况可不是如此。
厦门市台商协会会长吴家莹告诉记者,开放直飞前,因为往返两岸耗时又花钱,他只有重大节日才会回台湾,一年最多四五次,跟家人相处的时间很少。但直飞开放后,几乎是想回家就回家,当天买机票就能飞,一日往返也不成问题。
两岸“三通”不仅为两岸同胞往来提供了便利,也催生出许多新商机。两岸“三通”不仅让人流来往自如、便捷,让物流时间缩短,成本降低。
如今,厦门已成为对台经贸的重要口岸,是大陆从台湾进口水果、酒类、大米、图书及声像制品等的最大口岸,得益于这一点,越来越多的台商、台干纷纷“登陆”发展。
2008年,“小三通”首次实现散装轮运载冷藏集装箱进口台湾水果抵厦,同年稍晚,大陆船舶运载自厦金航线直航的台湾水果也在厦门登陆,随后首批台中直航台湾水果登陆厦门,海上运输时间由7天缩至22小时,厦门的台湾水果进口量实现跨步式飞跃。如今,厦门已成为大陆进口台湾水果最主要的口岸。
“三通”也直接推动了两岸旅游的交流合作。2008年7月4日,大陆居民赴台团队游正式启动。几年来,大陆分三批渐次扩大开放区域,至2010年7月实现所有省、自治区和直辖市开放赴台旅游。大陆居民赴台旅游从团限10人变更为5人以上,在台停留时间由不超过10天延长至15天。
厦门对台旅游龙头作用更加凸显。2008年大陆居民经厦门口岸赴台游人数为1.6万人次,2010年增至16.5万人次,之后快速升温。台湾11个县市和台湾观光旅游总会等16个民间协会在厦门设立旅游代表处,数量居大陆之首。如今的厦门已成为台胞在大陆工作、生活的温馨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