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明推进城市沿河两岸公共文化服务带建设侧记
城因水而兴,水因城而灵。穿城而过的沙溪河,蜿蜒曲折,携闽江之源而来,与三明相拥,往东海而去。
沿河顺流,两岸美景入画来。俯瞰东岸江滨绿道似一道翡翠画廊,其间民俗文化园、中山公园、明风园、江滨公园……园园相扣互通成趣;远眺西岸,在建的“沙溪十里闽学文化长廊”,以景观展示文化,让闽学文化成为沙溪的文化底色。
行走在这幅画卷上,你也可以成为风景:广场舞、太极拳、广场文艺
演出、激情文化广场大家唱、戏剧表演……“相约沙溪,文化惠民”汇聚的不仅是人气,更是人心。沙溪河,一条流淌着文化的河,正为三明人的幸福生活加码。
文化沙溪点睛城市
“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这句名诗佳句,仿佛是为沙溪美景而作。而在三明人眼里,沙溪河就是这座城市的灵魂。
城市沿河沿山因环境优美、空气清新、活动不扰民等有利因素,已逐渐成为各地市民健身休闲、文体活动的重要新区域。到沙溪河畔健身、休闲、娱乐已成为越来越多三明人的日常生活一部分。
沙溪河不仅是景观之河、生态之河,更是一条流动的文化长河!2015年以来,我市以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为契机,积极探索沿河文化带建设,率先制定下发了《关于加强城市沿河(山)两岸文化标准化建设的意见》,以及《沿河文化共建理事会职责》、《沿河文化活动管理办法》等一系列相互配套的管理制度,让文化成为沙溪新名片。
值得一提的是,被列入市委、市政府2016年重中之重项目进行督办的“沙溪十里闽学文化长廊”项目。福建闽学代表人物中杨时、罗从彦、朱熹三贤均在三明区域生活学习并从事讲学活动,留下许多历史文化遗迹,是三明历史文化中最有号召力的名片。规划中的“沙溪十里闽学文化长廊”将以闽学文化为主线,在沙溪西岸从台江坝到上河城的12.6公里亲水岸边,通过新建、改建、融入的办法,建园造景,精心打造亭台楼阁、浮雕景墙、雕塑石刻等景观,将闽学四贤(杨时、罗从彦、李侗、朱熹)的传统文化融入其中,建成独具文化底蕴且又生态自然的沙溪十里闽学文化长廊。
建设文化沙溪,在扮靓城区的同时,也为群众提供了安全舒适的健身休闲、文体活动场所。据不完全统计,仅2015年,市区沿河共建理事会和参与沿河文化共建活动的各相关基层文化单位、民间文化组织或公民等,共组织开展了旨在弘扬地方优秀传统文化、活跃市民文化生活的系列活动600多场次,参演人员2万多人次、观众达18万多人次。
情满沙溪文化惠民
骆永木是一名南音文化志愿者,从学校退休已经好几年了,如今,他每周都会在沙溪河畔的小房子里与南音文化志愿者们一起弹唱南音。
“我们早期可以这样说,居无定所,东打一枪,西打一枪,在河边也有,在列西也有,甚至吊桥也有,当时都在外面,一旦有刮风下雨,就活动不了,打游击似的。”骆永木告诉记者,过去没有固定的活动地点,活动常常进行不了,自己对南音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没有了坚持下去的信心。
这种情况在去年发生了改变,我市腾出了沿河的部分店面,免费提供给南音协会,还帮助添置了活动所需的部分乐器、音响等设备。“我们有了这个地方以后,就有了个家,能够让我们融入到一河两岸的公共文化带建设。”南音爱好者郭章元很高兴南音在三明有了传承,“南音的爱好者可以来参加学习,喜爱听的都可以来听。”
城市沿河文化共建活动的正常开展,离不开活动场所、必要经费和志愿服务人才等的保障与支持。民有所需,我有所应。我市转变大包大揽的作法为群众有需求,政府来帮忙的公共文化建设模式,通过专项拨款、以奖代补、政府购买等方式,为城市沿河公共文化活动开展,提供必要的设施、设备、培训、志愿服务、经费等支持与保障。市区沿河文化共建理事会常务副理事长林平说,“群众有热情,我们应该扶持他们,让它逐渐形成一个品牌。他们喜欢,那我们政府应该投入更大的经费,因为文化是需要付出的,需要投入的。”目前,除南音外,还积极帮助协调其它活动场所,在列西大桥城门口右侧,设立6间、共约100多平方米的室内活动场所;在旭日鼓校设立京剧活动室,免费提供水电。
如今,市区沿河两岸已组建了三明龙船调、列西沙溪(鼓乐)文化传习所、市区文化研究中心和三明莆仙戏传习所、南音传习所、中华妈祖艺术团、心家园女性文化交流中心等9个不同类别的民间文化组织,统一制作公共文化标识牌,并进行授牌。还实行统筹规划、统一部署,推进民间文化组织自我服务、自我管理、自我演练,支持它们坚持开展形式多样的群众性文化活动。
相约沙溪百姓舞台
一湾浅浅沙溪河水,承载着三明人几多温馨回忆,几多欢笑?
市区十里沙溪河两岸,顺流数来,三元龙舟馆、中山公园,下洋林博会、新泉广场,梅列大桥、五路大桥、六路桥头、沃尔玛广场等10多个群众休闲、健身舞广场,每天早晚,有上万市民在此开展健身舞、拉丁舞、龙船调和通俗歌曲演唱、戏剧演练。
在梅列桥头广场,连续20年组织开展麒麟群众性广场文化活动,到广场看演出,早已成了大家夏季夜晚美好休闲时光。这一活动还获得国家文化部群星奖表彰。
而分布在沿河的一个又一个舞台,它们利用重大节假日,组织开展了千山祈复兴、万众庆和平“迎新年、庆和平”等一系列各具特色的文化活动,成了民间文化组织、市民积极参与、展示自己的文化大舞台。百姓大舞台,先后组织开展了300多场群众性文化活动。客家艺术中心小小志愿者舞台,组建了少儿合唱团,进行少儿合唱艺术培训,并开展小小志愿者文化志愿服务。设在儿童游乐园的安顺童星大舞台,由民营企业义务开展少儿文化服务,给小朋友们搭建了一个免费表演、展示才艺的舞台。
市区有40多个民间文化组织,散布于各个社区,长年坚持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已成立20多年的莆仙戏业余剧团,有90%以上是退休工人。他们从小戏、折子戏开始,发展到能排练演出如《春草闯堂》、《状元与乞丐》、《慧姑警嫂》等大戏。剧团积极参与各种演出,至今演出300多场次,观众多达20余万人次,2005年还被推举参加全省“十佳”民间剧团评选。现在每月15日,我市调演莆仙剧团、鑫闽剧、汉剧、越剧等市区民间戏剧精典曲目,组织市区民间戏剧专业人员,一同集中在市区沿河文化共建中心观摩演出、研讨交流,在这个沟通、研讨、交流的平台,大家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共同提高。还创设鸿濛国学馆,组建国学班,开讲《声律启蒙》国学课,传授中华传统文化与技艺,不断提高学生文化素养。
“水破青山出,溪洪画艇多。双虹天际落,三镇鼎沙河。”“满目麟山美,旅痕溪岸深。春风彬有礼,吹暖五洲心。”……这一首首描绘三明沿河两岸风光美景的诗篇,来自市老年大学古诗词班学员的作品,他们会同市艺术馆、三明学院音乐专业学生、三明龙船调传习所人员共同研讨、组织创作了300多首新的龙船歌,并编成了《沙溪行》,还将之谱成了170多首新歌曲《沙溪引》。三元龙船歌以七言四句为主要表现形式,属清中期三元民歌,它以龙船调的节奏形式,用于每年端午节划龙舟时用本地方言演唱。演唱时,铿锵有力,转折处,又圆转轻巧,独具乡土韵味。
不止是龙船调,本土的文化如今也有了更多的研究与推动。久已失传的旱船、花棍等当地非遗节目重新编排。组建了三元新民歌演唱队和列西鼓乐文化宣传队,每周开展新旧民歌和鼓乐曲演唱、表演等活动;先后组织编写了《读懂三元》、《垂裕祠》等书刊,挖崛、整理列西正顺庙等本土文化资料30多万字。
不仅是市区,我市各县(市、区)沿河也按照市创建办的要求,积极推进城市沿河两岸公共文化服务带建设,尤溪朱子公园、将乐上河洲公园、泰宁状元公园在建设中都着力融入当地历史故事、客家民俗、老区文化和闽学四贤等文化要素,一条条文化之河不仅让城市越来越有文化品位,更为人们幸福生活加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