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下乡”情更暖
冬日的千年古县松溪,仍旧绿意盎然。放眼望去,峰峻景秀,一派生机勃勃。1月22日上午,福建省松溪县花桥乡村头村广场人头攒动、欢歌笑语、热闹非凡,全国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福建分会场集中示范活动在这里举行。本次活动由科技部、福建省委省政府共同主办,福建省委宣传部等55家单位联合承办。(1月23日光明日报)
把舞台搭在村落院坝,把技术教在田间地头,让义诊走进大山深处……从1997年开始的助农惠农“三下乡”,已经过完20岁生日,每一年都会掀起一波又一波走基层、惠民生的热潮。在松溪的“三下乡”现场,“这场文化大餐让我大饱眼福,真是太精彩了!”活动志愿者戴艺的真心道白。很多群众为了能在一个好位置观看演出,很早就来到了现场的行动。无不说明群众对“三下乡”的期待和欢迎。
一年一度的“三下乡”让连片贫困区、老区、山区等农村群众感受到了党和政府的关怀,感受到了无与伦比的幸福。但“三下乡”若要情更暖,效更显,一定要与时俱进,注重形式改变,着力内涵拓展。
首先,要“授人以鱼”更要通过传帮带“授人以渔”。春节前的集中“三下乡”,由于人力、时间的限制,毕竟只能资助一时,不能长久服务。所以,要使“三下乡”最大限度地满足群众需要,让群众有求有应,不能停留在“送,送,送”简单的“授人以鱼”,在“送”的同时要注意“种”,让“种子”在地方上生根发芽开花结果,借助“种子”的接力,把短时间的“三下乡”变成“常下乡”“常住乡”,打造一支带不走的“三下乡”队伍。
其次,要改变形式,与农村宣教基地紧密融合,寓科教兴农、倡导文明乡风于无形。现如今,农村的宣教不但形式越来越丰富,且平台也呈现多样化。因此,我们不能还是扯几幅标语,树几块牌子,来几场演出;抑或一溜桌子排开,测测血压,发发传单,答答咨询。要充分利用农村科技辅导站、家庭文化室等平台,广泛动员各方力量,多形式为老百姓讲理论、讲文明、讲知识,讲健康。让群众在不知不觉中接受新知识,掌握新技能,长出新本领,进而涵育文明乡风,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内化于心,外化于形。
再有,要结合新农民的新要求,引领他们行走在科技的最前沿。当下科技日新月异,过去许多农民的“不能为”“不可为”,现在已经是“一键完成”。譬如测血压,已经不是非医生不可,价廉物美的家庭血压计应有尽有,所以,“三下乡”服务项目不能“多少年一贯制”,要在最新技术培训上增加比重。像福建示范活动中,开展机器人表演、体感摄像头体验、VR体验、智能家居演示。这样的“新潮”体验,不但让农民开了眼界,还让农民在生动活泼中,近距离感受到科技的魅力,有利于激发他们学科技用科技的动力。 (龙岩文明网 邓文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