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助力地方互动协同开放
新华网北京3月30日电(记者 姚均芳 牛海荣)国家发展改革委等三部委28日联合发布了《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下称“方案”),明确了新疆和福建分别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核心区,以及各省份在“一带一路”中的定位和对外合作重点方向,有助于统筹各地对接“一带一路”建设,发挥各地比较优势,加强东中西互动合作,全面提升各地对外开放水平。
“一带一路”方案对国内地区的规划几乎涉及所有省份。通过“一带一路”建设,我国的西北、西南等地区也将由腹地变为开放前沿。其中西北地区重点面向的是中亚、南亚、西亚国家,新疆将打造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西北内陆省份打造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内蒙古和东北三省则主要向北开放,面向与蒙古、俄罗斯的交流合作。西南地区将构建面向东盟地区的国际通道,并打造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新高地。
在经济实力强劲的沿海地区,福建将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上海、浙江、海南的工作重点分别为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海洋经济和国际旅游。方案指出沿海地区将成为“一带一路”特别是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的排头兵和主力军。方案还强调沿海地区深化与港澳台合作。
内陆地区方面,将推动重点城市产业群发展,推动区域合作,打造内陆开放型经济高地,打造“中欧班列”品牌,支持重点内陆城市建设航空港、国际陆港。
专家认为,方案统筹规划各地在“一带一路”战略中的定位,有助于避免各地针对这一国家战略功能定位趋同、产业布局重叠、同质化竞争等问题,有助于充分发挥各地比较优势。在此之前,无论是在地方“十三五”规划编制还是在地方“两会”上,各地争搭国家战略“东风”,抢占在战略中重要地位,产业布局求全求大的风气有所显现。
从方案对国内地区的定位来看,中西部地区也被赋予重要的功能定位,或是凭借区位优势,如沿边优势和重要交通枢纽优势;或是政策着力培育,如内陆开放型经济开放区和国际陆港;或是特色对接,如中欧班列。这将使过去位于后方的中西部地区借“一带一路”转为开放前沿,全面提升中西部的对外基础。
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李扬在博鳌论坛上指出,根据中国经验,经济的增长首先就要有基础设施。
在国内省份与周边国家的交通互通以及国内港口建设方面,方案提出“完善黑龙江对俄铁路通道和区域铁路网”“发挥云南区位优势,推进与周边国家的国际运输通道建设”“支持郑州、西安等内陆城市建设航空港、国际陆港”,并要求加强上海、天津等15个沿海城市港口建设,强化上海、广州等国际枢纽机场功能。(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