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克强一个月两次外地考察何以频提“双创”?

27.09.2015  12:21
   中新网北京9月26日电 在即将过去的9月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先后来到辽宁、河南两省,颇为少见地在一个月之内两次赴地方考察。
  梳理这两次时隔不久的考察我们会注意到,“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是李克强在多个场合最频繁提及的词。
  在赴大连出席夏季达沃斯年会期间,李克强来到大连众创空间,与青年创客交流。他随后还将创客们的创业故事在达沃斯开幕式上与中外嘉宾分享,并在致辞中大篇幅阐述“双创”对中国经济社会的意义。
  而在刚刚结束的河南考察中,李克强又在多个场合强调,要大力推动“双创”,形成企业和经济发展新动能。
  为何在两次考察中频频提及“双创”?此间观察人士认为,这是李克强推进结构性改革的核心之举,也是促进经济新旧动能转换的关键措施。
  当前,世界经济复苏乏力,国内经济也处于新旧动能衔接期,下行压力加大,亟待寻找和汇聚经济发展的新动能,以增强经济韧性与活力,为未来“蓄势”。
  事实表明,“双创”已成为当前中国经济新旧动能转换的新引擎。有数据显示,通过“双创”,2014年以来,中国平均每天新增市场主体一万家以上。与此同时,中国经济结构也在发生着明显的变化,高技术产业增速超过10%,服务业占GDP的比重加大,新的经济增长点正在催生中加快形成。
  也因如此,在大连夏季达沃斯开幕致辞中,李克强表示,正是大众的创业和创新精神,使我们增强了克服时艰的信心。
  也有细致的观察者注意到,在两次考察中,李克强提及“双创”所针对的对象不尽相同。
  在辽宁,李克强到访的大连众创空间是一个为创客提供综合服务的平台,是中小微企业的孵化器。而在河南,李克强则更明确向大企业发出“双创”号召。
  观察人士认为,此举大有深意。在当前中国的“双创”浪潮中,中小微企业无疑是最活跃的群体。相比之下,虽然现在很多大企业、包括大型央企则在陆续加入“双创”行列,但步伐稍显滞后。有评论认为,观念是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之一:不少大企业还端着架子,认为“双创”是上不了台面的“小打小闹”,对其冷眼旁观。
  对于这种现象,决策者显然早有洞悉。在9月16日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李克强明确表态,“双创”绝不仅仅是中小微企业的事,大企业也要抓住互联网时代的机遇,集众智以"双创"推动企业发展。
  两天后,在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座谈会上,李克强说,要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把国企改革与“双创”紧密结合起来。
  此次,李克强更是直接走进大企业力挺“双创”。
  时隔6年,李克强再访河南,首站选择了洛阳矿山机械厂。作为一家大型重装备企业,这家企业聘请10位院士、15位行业领军人才,引领组建18个技术创新团队,并建立了劳模工作室、大工匠工作室和工人创客群体,直接参与者逾500人,带动4000多名一线工人成长成才,堪称大企业推动“双创”的鲜活样本。
  “越来越多的实践证明,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不仅是小微企业生存和兴盛之道,大企业通过‘双创’更能集聚全员智慧,迸发更大能量。”在这家企业,李克强强调,大企业进行“双创”,这不是权宜之计,而要有长远谋划,要创出成果、效益、品牌,也要创新机制和分配模式,走活“双创”这步棋。
  分析指出,李克强连续就大企业“双创”发出强音,并用大企业的实践说明,“双创”不仅是小企业的生存之道,也是激发大企业自身活力的重要之策。
  正如李克强所言,“‘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是一场微观层面的改革,让整个社会放开手脚、迸发活力”。在新旧动力转换的关键时期,总理力促“双创”表明,只要抓住机遇、充分激发亿万群众的创造性,中国经济完全可以顶住当前下行压力,爬坡过坎,迈向中高端水平。
中国(福建)—东盟经贸合作论坛在榕举办
  6日,中国(福建)—东盟经贸合作论坛在榕举办。政府
福山郊野公园入选绿色低碳典型案例
  昨日从市生态环境局获悉,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