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前服务 给企业多一点“安全感”

27.01.2021  15:31

那是疫情最严峻的时候,法官来到企业,深入车间,了解我们的困难和需求,给我们提供法律帮助,非常感谢!”近日,回首2020年,福建奇东电缆有限公司(简称“奇东电缆”)负责人杨启东倍加感慨,他清晰地记得,在企业转产口罩鼻梁压条维持运转的紧张时刻,闽侯法院法官入户帮企,共克时艰。

暖心的司法服务,让民营企业在面对市场因疫情所带来的诸多不确定因素时,多了一份“安全感”。一年来,福建法院紧紧围绕中央、省委决策部署,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充分发挥审判执行职能作用,深入推进全省法院“法治化营商环境促进中心”建设,围绕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24项工作举措,不断升级诉讼服务、提升审判质效、深化执行攻坚、创新破产机制,提升市场主体“幸福指数”,更好地服务保障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大局。

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福建民营经济这么发达,我觉得其中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法治环境好,司法服务保障工作做得到位。”2020年11月,部分全国人大代表来闽视察期间,来自山西的全国人大代表阎少泉给予了这样的评价。

保障复工复产

与企共渡难关

在新冠肺炎疫情与国内外市场变化的双重压力下,不少中小微企业面临着资金断流、生产停滞、发展受阻的困难。

杨启东就曾一度陷入困境。2020年3月,他的一笔借款到期,却因有大量订单款项未收回,无法按时履行还款承诺。随后,出借人向闽侯法院申请财产保全,法院也依法冻结了杨启东名下的一套房产。这让当时忙于复工复产的杨启东急坏了。

原来,当时福州在开展“双百双千”增产增效行动,奇东电缆被列入了“双百双千”企业名录,但若因法人代表名下有资产被冻结,将直接影响到企业的征信,也将导致政府纾困资金无法下发。面对这样的现实情况,承办法官迅速理清矛盾症结,并第一时间组织借贷双方进行调解。最终,双方以杨启东主动偿还50万元借款,剩余欠款分期偿还的方式和解。法院的快速反应和妥善处置,让奇东电缆及时得到了政府的纾困资金,缓解了企业所面临的困境。

疫情期间,福建法院充分发挥审判职能作用,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全力服务保障疫情防控和企业复工复产。为此,省高院先后制定出台了《关于充分发挥审判职能作用 为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提供有力司法服务保障的指导意见》《关于强化知识产权司法保护更好服务保障创新创业创造的意见》等指导性文件,全省法院依法妥善审理涉疫情案件,推动矛盾纠纷源头预防化解,依法平等保护当事人合法权益,坚持善意执行、文明执行理念,慎用查封、扣押、冻结等强制措施,促进当事人达成和解,实现双赢,为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司法服务保障。

同时,针对部分“失信人”有还款意愿但确实无能力一次性履行还款义务,且会因“失信”导致企业在融资贷款、生产经营、获取政策支持等方面受限,导致难以“造血”的问题,福建法院创新信用惩戒机制,宁德法院创新建立失信被执行人信用修复激励机制,三明法院建立金融涉案企业“白名单”制度,省高院推行被执行人信用激励惩戒“红白黑”名单分级分类管理,树立失信惩戒和诚信激励导向,促进自动履行率大幅提升,让失信者无所遁形,让守信者有力前行,推动形成良好社会氛围。

规范破产审判

净化市场环境

2020年11月11日,随着涉案项目资产以29.12亿元在平台被成功拍出后,厦门“第一高楼”迎来新生。与鼓浪屿隔海相望的“第一高楼”高300多米,开工至今已有十余年,因建设资金不足,经历接盘、搁浅风波,2020年7月,接手项目的两家公司由法院裁定进入破产清算阶段。

年久失修,项目存在安全隐患,加上企业负数额巨大,申报债权高达两百多亿元,债权债务关系复杂,为了尽快完成破产程序,审判团队根据项目建设情况及企业负债情况综合考量,确定了资产处置与债务清理“两线并行、处置优先”的工作方案。

先破后立,盘活企业资产,4个月内实现最大化财产处置价值;腾笼换鸟,引入具有雄厚资金实力的企业重新开发建设,实现项目复工复建……雷厉风行的“一揽子”计划背后,是厦门中院积极构建完善破产案件审理工作机制带来的显著成效:近年来,该院不断完善破产审判管理规范体系,建立破产审查立案甄别机制,创新运用“预重整”“预和解”等审判方法,对仍具有存续、重整价值的企业积极挽救,对已无生存价值的企业加快清算处置力度,净化其他市场主体生存环境。同时,该院还成立了全省首个破产法庭,并建立“破产案件辅系统”,实现所有破产事务“一网通办”,破产审理工作全程留痕、全程公开,提升破产审判专业化、便利化和透明度。

厦门只是一个缩影。记者采访发现,福建各地法院破产审判方式既有共性、也有个性,全省法院因地制宜,因案施策,积极帮助危困企业转型升级、重获新生,加快“僵尸企业”有序退出市场,让企业优胜劣汰成为常态,净化市场环境。

莆田中院在化解一系列“烂尾楼”执行案件的实践中,形成“党委正确领导、政府主动担当、法院积极作为、各方联动配合”的烂尾楼司法处置模式,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双重效益。

龙岩中院联动财政、税务等20个部门共同参与企业破产处置工作府院联调机制,着力解决制约破产审判的企业注销、税务核销、职工安置、资产处置难题等障碍和堵点,缩短破产办理周期,节约破产成本。

记者了解到,为破解“执转破”瓶颈,省高院在全国首创“执破直通”工作机制,打造“执破”一体的办案团队,发挥执行人员“带案进、销案出”的程序集约效应,打通执行与破产程序的衔接堵点,有效解决因执破程序衔接不畅、执破脱节、联而不动等问题,努力提升“执转破”案件办理质效,带来彰显“1+1>2”的叠加效应。

强化知产保护

激发创新活力

厦门老牌企业雅瑞光学从事眼镜生产,旗下有“暴龙”等多个知名品牌,但随着品牌知名度越来越大,一些电商平台上的假冒“暴龙”眼镜也越来越多。

假冒者遍布全国各地,企业负责人曾公开表示,为了维权不得不到全国各地去打官司,“合作了三四十家律所和各地的公证机构来帮忙。”可案值金额小,平均每起侵权案件的赔偿款在2万元左右,而维权成本却高达6千至8千元。

2020年6月,厦门思明诉源治理中心成立,通过整合司法机构、行业系统、调解组织多方力量,引导企业在厦门维权,集中起诉,批量处理,更快地帮助企业化解矛盾纠纷。对雅瑞公司来说,现在不仅在家门口就能维权,成本还不及以往的十分之一。

知识产权是企业发展的原动力。一再遭受侵权,企业难以安心。福建法院不断强化产权保护、规则守护,让企业维权更有底气,推动优化营商环境走向新发展、新进步。2020年3月,省高院发布《关于强化知识产权司法保护 更好服务保障创新创业创造的意见》,36条举措着力破解知识产权维权“举证难、周期长、成本高、赔偿低”问题,全力服务创新驱动。

福州中院探索建立知识产权纠纷“特邀调解+司法确认”多元化解新模式,特聘23个单位、163名知识产权专家学者作为特邀调解组织、特邀调解员,畅通诉讼与非诉讼渠道有机衔接,让当事人高效率解纷,低成本维权。

宁德两级法院紧扣宁德重大项目建设和重点产业发展需求,制定多条司法服务保障意见,并成立上汽宁德基地项目、锂电新能源产业发展等“项目型”诉非联动中心,主动靠前服务,深化诉调对接、多元化解机制,为企业解纷提供便捷高效的司法服务,为重大项目落地发展保驾护航。

在福建的调研视察中,感受到法院在支持民营企业、小微企业发展中有靠前意识,走在企业前面提供专业法律帮助,让企业放心大胆搞生产,一心一意谋发展,不断为企业创造更好的营商环境。”来自湖北的全国人大代表宋庆礼在深入福建民营企业,了解法院为企业提供的优质司法服务及良好互动关系后发出感概。

  来源:福建法治报 责任编辑:罗晓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