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牛羊更肥草原更绿

07.12.2017  12:43

   中国气象报记者 金泉才 通讯员 张琪 王彬

  小雪节气,在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天峻县远近闻名的梅陇生态畜牧业合作社,牛羊已出栏。“又是一个丰收年!”牧民们脸上洋溢着喜悦。

  在既要发展畜牧业生产、又要保护草地生态平衡的青海牧区,这丰收来之不易——适宜的天气气候条件、精细到位的气象服务、科学得当的生产管理,一个都不能少。近年来,青海省气象部门依托气象现代化建设成果,为畜牧业气象服务科技含量划上了加号。“直通式”精细化气象服务覆盖全省所有纯牧业村、惠及近12万人,助力全省畜牧业走出一条生态、生产双赢的发展之路。

   以推进现代化为契机,挺直精准预报“腰杆

  打铁还需自身硬,要助畜牧业发展一臂之力,必须依靠气象现代化建设增强服务实力。地处西部欠发达地区,青海推进气象现代化建设面临更多困难、更大挑战。为在2020年与全国气象部门一起实现气象现代化,青海省气象部门结合实际,狠抓能力建设。

  “推进气象现代化建设的目的是提高天气预报精准度,进而全面提高气象服务水平,为青海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支撑。”青海省气象局党组书记、局长白海说。

  为此,青海省气象局围绕省政府与中国气象局的省部合作内容加强顶层设计,重点强化青海高原预报预测能力建设,在定量降水预报、精细化乡镇预报等客观方法的研究应用方面取得明显进展。如今,青海气象监测站网进一步优化,综合观测业务和传输质量高于指标要求;精细化格点预报质量同比明显提升,时空分辨率分别达3小时、5公里;气候监测预测产品精细到每一个县。

  2016年,青海省气象局落实资金2317.5万元,在27个县实施“三农”专项,建设省市县气象为农服务一体化业务平台,建成了1个标准化现代农业气象服务县和5个标准化气象灾害防御乡镇。农村牧区气象服务能力随之提升。“以前开展气象服务,最大的困难就是报不准。现在不一样了,天气预报准确率不断提高,牧民越来越相信气象信息,我们的腰杆子也越来越硬。”天峻县气象局局长黄央奎说。

   以生态保护为导向,为合理放牧“指路

  三江源、青海湖、祁连山……这些在全国具有战略意义的生态功能区,也是青海最大的牧场所在地。以生态保护为导向,青海省气象部门依托卫星遥感和地面监测优势,提升生态服务科技含量。

  通过广泛借鉴经验、创新攻关,青海省气象科研所建成了生态与农牧业气象服务监测、预测以及产品制作发布平台,实现了基于云端构架的全省生态气象业务技术支撑平台、数据分析平台和产品发布平台一体化运行;依据不同草地类型,分类建立了四种植被指数与牧草产量的关系模型,将原来单一模型的监测精度提高了约25%。

  针对梅陇生态畜牧业合作社需求,气象部门将卫星遥感资料与地理信息叠加,通过微信公众号发送牧草返青状况、生长季牧草产量及牧草黄枯状况等服务信息,并制作精准化导牧图,为合理轮牧“指路”,减轻草原压力。

  此外,气象部门还逐年开展草地牧草长势和产量定量遥感监测,根据各地草地可利用面积、绵羊日食量及牧草利用率确定载畜量,提出适宜的屠宰量、出栏率等建议。在梅陇生态畜牧业合作社所在的梅陇村,经过几年科学放牧,全村亩产可食鲜草从2008年的152公斤上升到2015年的300公斤。牧草产量的提高,有效提升了草原整体生态环境质量。

   从实际需求出发,让服务更合牧民“口味

  在青海,以股份制为主体,联户制、代牧制、大户制为补充,以生态畜牧业合作社为基本组织单位的生态畜牧业发展模式已基本建立。青海气象部门积极与之相适应,在服务产品和模式上狠下功夫,让预报服务更合牧民“口味”。

  扎根一线的“高效畜牧业直通式气象服务站”,成为气象部门推动基层畜牧业气象服务的有力抓手。仅在天峻县,这样的服务站就有15个。服务站紧跟牧业发展需求发布牧草返青期预报、草原蝗虫预报、牧草产量预报、牧草黄枯期预报、产羔期天气预报、转场天气预报等,不仅内容更多样,方式也更多元。

  “以前的气象信息都是文字的,我们读起来很费劲。现在,服务人员将语音预报产品和图片直接通过微信发给我们,高效直观易懂,这样的服务又科学、又暖心!”提起如今的气象服务,梅陇生态畜牧业合作社会计桑杰赞不绝口。

  为进一步摸清服务需求,青海省气象部门还广泛与农牧、环保、林业等部门合作,与近20家单位签署合作协议,通过合作共享、部门联动得以优化的气象服务产品越来越“解渴”。

把脉风云 护佑八闽安澜
福州乌山树木郁郁葱葱,道路曲径通幽,气象
环保部部长李干杰一行到中国气象局调研座谈
   中国气象报记者贾静淅报道  11月30日,气象
三明:开展市级网格预报服务平台学习
   为确保12月1日起网格预报业务顺利切换运行,气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