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颗气象卫星首图诞生记

15.11.2018  18:03

中国气象报记者 卢健

  1988年9月7日上午,在世界气象组织二区协第九届会议上,时任世界气象组织主席、中国国家气象局局长邹竞蒙手举一张卫星云图,向与会代表宣布,它是数小时前由中国第一颗气象卫星——风云一号A星提供的首图。

  从这个时刻向前回溯20年,1969年,周恩来总理高瞻远瞩地提出“要搞我们自己的气象卫星”,一群对编程不在行的人从此立足本国、自主创新,最终成功建成风云一号卫星资料接收处理应用系统。

   ”出一支队伍来

  接收国外的卫星云图,早在上世纪70年代就可以实现了。接收机是我国自主研制的,云图可以直接从传真机中打印出来,应用于天气预报。不过,这种云图只是单纯的“黑白图像”,并未经过定量处理,无法挖掘原始数据、反演各种气象要素的定量和图像产品,应用受到很大的限制。

  改革开放后的第一年,美国气象卫星大气探测权威专家史密斯访华,向我国推广美国威斯康辛大学开发的一套Woolf气象卫星探测资料处理软件。

  此时研究气象卫星资料处理的科研人员,已经在过去近十年的探索中掌握了大气辐射传输理论。而这套Woolf程序,给他们提供了完整的高水平教材,以学习和掌握卫星资料处理软件。

  但要想消化掌握这套Woolf程序并落地应用,仍需下大力气进行程序调试。这在当时并非易事,因为许多人都刚刚开始学习计算机编程。

  据风云一号卫星应用系统总设计师范天锡回忆,调试工作是在当时气象中心的M170计算机上进行的,上机时间很宝贵,一人一周只能分到一两个小时。上机常常要安排到夜间。

  “在学习消化Woolf程序时,大家很拼命,有的甚至一笔一笔画出框图,加以注释,进行逻辑分析,再提取出具体的数据处理方法,写出分析文档。”范天锡说。

  从上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在运算速度尚达不到如今笔记本电脑百分之一的那台M170电脑上,通过这一个个“一小时”,国家卫星气象中心团队“通关”了Woolf程序。

  一支卫星资料定量处理的队伍,就这样“”了出来。

   同心协力干起来

  上世纪80年代初,联合国开发署对发展中国家有一个NOAA卫星资料应用援助项目,中国也在援助之列。

  一期卫星资料接收系统建设完成后,规划的二期项目是建设一个卫星资料定量处理系统,可处理卫星云图拼图,反演海面温度和大气温湿度廓线。

  在规划如何使用二期项目有限的150万美元援助资金时,来自美国的项目责任人莱斯提出的方案是:因为中国基本不具备软件开发能力,只能由国外公司承包开发系统建设,大部分资金必须用在软件购买上,余下一部分资金,只够添置惠普小型机。

  “当时我们正在筹建风云一号地面资料接收处理系统,急需一个软件开发平台,惠普小型机是无法承担这个任务的。”范天锡说。

  面对这种情况,国家卫星气象中心业务人员提出了一个十分大胆的方案:软件不买了,全部由“我们自己干”,所有150万美元用来购买硬件系统,配置一套IBM4341计算机系统。

  “在当时,我们从未开发过这样的软件系统,莱斯完全有理由否决这个‘异想天开’的提议。”参与当时技术谈判的范天锡说,“但是我们耐心地跟他说明,在学术上,我们掌握了对产品的处理和反演方法;在技术上,我们不仅调通了Woolf程序,还举一反三地做了其他产品,是具有软件开发能力的。

  1983年,莱斯第二次来中国谈判时,国家卫星气象中心团队通过了他严谨的考察。中方方案最终得到采纳。调通消化Woolf程序,成为撬动莱斯改变最初方案的一个重要支点。

  而这支卫星资料定量处理的队伍不负众望,齐心协力完成软件开发。1985年,二期项目(中国NOAA卫星资料处理系统)建成。实际上,不仅有原定的三个软件包,包括火情监测软件等其他软件也被开发出来,且运行十分成功。

  这在当时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对发展中国家援建项目中,被评价为“成效最显著者之一”。

   水到渠成亮出来

  接下来,风云一号资料接收处理应用系统建设“水到渠成”。

  在当时国家预算只够买主机为三台IBM4381的计算机系统的情况下,国家卫星气象中心团队又为国家省下引进软件这笔钱,再次承担软件开发的任务。

  在NOAA卫星资料处理系统(二期项目)的计算机平台上,这支队伍分工协作、日夜奋战,最终在风云一号发射前半年,开发出包括14个软件包的应用软件:卫星轨道预报、卫星资料预处理、海面温度处理、大气探测资料处理、专业服务处理、风云一号卫星性能在轨测试和检验、数据存档和分发处理等。

  1988年9月7日凌晨4时30分19秒,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我国首颗气象卫星——风云一号A星冲破天际,进入太空。

  从第一轨开始,地面系统就成功接收处理了卫星下发的资料。6时9分,第一幅可见光云图回传。照片上图像清晰、纹理清楚、层次分明。

  3小时后,这张图在世界面前亮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