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文明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

02.12.2019  17:10

  青海木里煤田生态治理回访见闻,2011年前后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天峻县境内,曾是大规模煤田,野生动物一度踪迹难觅,过度开发让木里煤田出现一个个巨型“天坑”,周边高原草甸、冻土层和湿地遭到严重破坏。2014年以来,当地全面开展覆土植绿、采坑回填等生态治理工作,投入大量资金人力,生态向好,野生动物们再度归来。(新华社11月28日电)

  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建设生态文明,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我们坚持生态惠民、生态利民、生态为民,因为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既是民生也是民意。

  风物长宜放眼量。一些地方存在雾霾频发、垃圾围城、饮水不安全、土壤重金属含量超标等环境问题威胁人民群众生命健康,社会极其关注,群众反映强烈。历史的车轮已滚滚碾压过,人类用水体污染、乱开滥垦、大气排污、土壤酸化……先破坏后治理铺过的旧路。事实证明,由此带来的除跟前利益外,卷起的还有气势汹汹、扑面而来的沙尘暴、雾霾、酸雨等等人类不可承受之重。这条老路是行不通,走不远的。生态文明建设若不理性,任性而为,结果必然会将人类自身推入深渊。生态环境保护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业,我们没有别的选择。

  拒绝任性,回归理性,是生态文明建设要时刻紧绷的一根弦。我们要认识到,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人的命脉在田,田的命脉在水,水的命脉在山,山的命脉在土,土的命脉在树。生态修复必须回归理性,遵循自然规律,青海木里煤田生态治理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煤田成牧场,动物有“天堂”。5年的生态修复,当地全面开展覆土植绿、采坑回填,渣山矿坑变绿了,下雨不再黑水满地淌了,空气清新了,生态向好,野生动物们再度归来。

  生态向好,文明亦归来。总体上看,我国生态环境质量持续好转,出现了稳中向好趋势,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必须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重要内容。“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人类经历了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生态文明是工业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新要求。建设生态文明,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

  生态文明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加大力度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解决生态环境问题,让中华大地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环境更优美,人民生活更幸福。(文/鼓楼文明办 作者 楚沁)

福建日报评论员:团结奋斗办好福建的事情
  “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新时代是奋斗出来的。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