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草《泉州市<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规划纲要>实施方案》的若干思考

11.08.2014  04:41
  起草《 泉州 市<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规划纲要>实施方案》的若干思考   谢万智 黄炳祥   一、问题的提出 闽南文化是中华文化的组成部分,是由不同历史时期南移的中原文化与古闽越文化、外来文化多次交融、层层积淀而发展起来的,是海峡两岸人民同根同源、不可分割的见证,也是两岸人民亲和往来的脐带和纽带。 文化生态是一种历史过程的动态积淀。闽南文化生态,是指在闽南历史和地域条件下形成的文化空间,以及闽南民系在长期发展中逐步形成的生产生活方式、风俗习惯和艺术表现形式,共同构成的丰富多样和充满活力的文化形态 。 划定文化生态保护区,将民族民间文化遗产原状地保存在其所属区域及环境中,使之成为“活文化”,是保护文化生态的一种有效方式。自从文化部决定在 福建 以闽南的泉州、 漳州厦门 为特定区域,建立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福建省提出《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区规划纲要》(草案)(以下简称《纲要》),有关闽南文化生态的保护问题成为海内外闽南人,以及有志于闽南文化研究和保护的各界人士共同关注的话题。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的设立,表明对闽南文化和闽南文化生态的认识有了新的高度。作为闽南文化的核心区,泉州市根据《纲要》的要求,提出了《泉州市<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规划纲要>实施方案》(草案)(以下简称《方案》)。《方案》既是对《纲要》在泉州实施要求的具体化,也是泉州在今后相当一个时期文化工作的重要依据,思考《纲要》和《方案》的规划要求和实施计划,对于贯彻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精神,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文立足于泉州市的实际情况,提出关于闽南文化生态区保护方法方式的思考,试图抛砖引玉,就教于有关专家学者和文化生态保护工作者,希望泉州市的《方案》能得到更多的关注和指导,共同将全国第一个文化生态保护区---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的工作做好。 二、泉州具备的保护条件举要 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的设立,意味着按照国家文化建设发展规划,闽南地区已经具备建立保护区的必要条件。文化的发展不排斥创新,创新同样是文化发展不竭的动力。但是从建立保护区的任务来考察,保护区保护文化生态的目的,应该营造更加有利于保护原生态文化的文化生态环境,从泉州的情况分析,有多项条件尤其适合对原生态文化项目的保护环境的营造。 1、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区的建设得到泉州市领导层的重视和社会的热心支持。泉州市委市政府长期以来都十分重视闽南文化的保护,在贯彻落实国家政策的同时,积极制定出台了《泉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文物保护工作的通知》、《泉州市古城控制性详细规划修编》、《泉州市南音保护与振兴十年规划》、《泉州市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综合性试点工作方案》,为开展闽南文化生态区保护工作提供政策依据;中共泉州市委书记郑道溪在全国人大十届四次、五次会议上两度率先提出建设国家级文化生态(闽南)保护区的设想;泉州城乡星罗棋布的闽南文化团体和基础设施,为闽南文化的传承提供了载体;泉州华侨有热心教育文化事业、支持家乡民俗活动的传统,社会各界人士的热心资助也是泉州多数民间艺术得以生存发展的重要因素。 2、泉州是闽南文化的核心区和富集区,有特色鲜明的乡土文化和多元外来文化。泉州有20处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有11个项目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位列全国地级市第三,全省第一)。从历史源流来看,闽南文化以村落家族文化为基本载体,包括宗教文化、民俗文化、侨乡文化、建筑文化、商业文化、农耕文化、戏曲文化、民间艺术文化等等,往往带有村落家族特点,并且随着人口向外播迁,在海内外形成世代相续的亲情文化纽带。作为多元文化宝库,设有联合国“世界多元文化展示中心”。泉州文化不仅有历史上的辉煌,至今依然为世人所称道。                                3、泉州与包括台湾在内的整个闽南文化圈形成文化源流关系。泉州是“三胞”的主要祖籍地之一,仅台湾就约有900万人祖籍福建泉州,五大洲110多个国家和地区居住着600多万泉州籍华侨华人。两岸以及全球闽南民系之间的地缘、血缘、文缘、商缘、法缘割舍不断,密不可分。泉州是闽南文化的主要发源地和主要保存地。南音、梨园戏、提线木偶戏、南派布袋戏、高甲戏、打城戏、花灯等众多闽南文化种类,都起源或传承于泉州,且千百年来不间断地流播至今,成为两岸和海内外闽南人联系乡谊的纽带和桥梁。选址于泉州的中国闽台缘博物馆建成后,已逐渐成为弘扬福建文化尤其是闽南文化,沟通两岸文化联系的重要载体。 4、泉州有良好的文化生态环境。历史上泉州曾是世界性的大港,各种文化交融共处,形成了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和富有特色的城市人文环境,这种优越的地理位置和深厚的历史积淀促使泉州处于我国经济发展的前沿,同时也使得泉州的城市格局、风貌特色,乃至城市中心和发展中心随之变化。为此,泉州制定并实施《泉州市古城控制性详细规划修编》,对文物古迹、历史保护区与风貌保护地段、特色街道和古城水系进行保护管理,这样,就在把泉州建设成为具有历史和地方文化特色的、适于生活和工作的现代化城市的进程中,较好地保持了古城的格局和兼容并蓄的文化生态环境。 5、泉州经济发展为保护文化生态区提供资金保证。泉州的非公有经济闻名全国。经过多年的快速发展,泉州的经济总量进入全国地级市的前列。泉州许多民间艺术得以生存发展,一方面是政府的正确引导和支持,另一方面,与各地的经济发展密切相关。如,包括各级文物保护单位在内,很多宗教和民间信仰场所的修建、复建经费,多数来自民间,各种民俗活动更是得益于民间捐资,并且因此培育了各种民间艺术队伍的演出市场,留住了民俗文化队伍。   三、保护原则的制定 文化生态的整体性保护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举措之一, 《方案》坚持《纲要》所提出的保护区建设应坚持的基本原则。 1、以人为本,保障和实现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 2、保护文化多样性,促进文化永续发展。 3、尊重文化发展规律,坚持文化遗产保护的真实性和完整性。 4、政府主导、社会参与,明确职责、形成合力。 5、群众是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的主体。 6、分类指导、区别对待、统筹规划、协调发展。 其中第五条“群众是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的主体”是根据泉州的具体情况而提出的。五千年的中华文化绵绵瓜瓞、生生不息,历代民众发挥着延续和再生的决定性作用。在泉州,充分依靠群众的自发力量,提高群众文化保护的自觉性,做好文化生态保护工作,尤为重要。 实践表明,文化生态保护的目的是保护优质的文化基因,传承和弘扬民间文化的智慧和精神;同时,尊重各民族和各地方文化,开展文化交流,形成地方特色、民族风格和时代精神兼容的地方文化。保护地方文化是为了保护和促进文化表现形式的多样性,是为人类文化持续发展提供丰富的文化资源。群众有保护、传承文化的权力,也有保护、传承文化的自觉。将源头性、真实性的文化遗产原状地、有效地保存和保护在其所属的社区及环境中,不仅是关注群众的生活需求,满足群众的文化需求的表现,也有利于培养人的文化自觉意识,提高人的文化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要采用传承人保护与项目保护、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重点保护与整体保护、静态保护和动态保护、文化保护与自然和社会环境保护相结合的整体性保护策略,才能为文化遗产在现代化进程中的传承提供良好的生态环境。在文化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中,政府要发挥主导作用,建立保护工作领导机制,将保护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整体规划,加强文化遗产的法律法规建设,制定文化遗产保护规划,不断加大文化遗产保护的经费投入,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工作队伍建设,加强对广大青少年进行传统文化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鼓励公民、企事业单位、文化教育科研机构、其他社会组织积极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同时,采取政府保护与民间保护、决策系统与咨询系统、财政投入与社会融资相结合等多种保护方式。保护区的建设要因地制宜,多种模式,合理布局,开展区域合作,形成文化遗产保护的合力。文化遗产保护要纳入相关属地政府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统一规划之中,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相结合,与城市建设规划、土地利用规划、村镇建设规划等相衔接。 还有一点不容忽视的,就是要防止对文化遗产的误解、歪曲或滥用,努力使文化遗产在社会上得到确认、尊重和弘扬。 四、 保护区的划定 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区是指在闽南这个特定的区域中,通过采取有效的保护措施,修复一个非物质文化遗产(口头传说和表述,包括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媒介的语言;表演艺术;社会风俗、礼仪、节庆;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传统的手工艺技能等以及与上述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文化空间)和与之相关的物质文化遗产(不可移动文物、可移动文物、历史文化街区和村镇等)互相依存,与闽南民系的生活生产紧密相关,并与闽南自然环境、经济环境、社会环境和谐共处的生态环境。以上提出的有效的保护和修复,即要求我们应当十分明确保护什么?修复什么?保护哪一块区域?修复哪个区域的文化生态?要求我们应当十分清楚地了解在泉州哪个区域是文化生态保护区?包括哪些范围?那些区域不是文化生态保护区?因为那里已经不具备文化生态的生存和活动的条件。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区应该有它独特的文化生态版图和疆界,不能和行政管辖区完完全全等同起来。至少市区新扩建区,市经济开发区,新建乡镇现代街区,现代化新村等等都不应当与文化生态保护区等同。文化生态保护区必须名副其实地拥有文化生态,把行政区划直接拿过来就叫做文化生态保护区是完全错误的。文化生态保护区理应小于行政区域,它应当是从市的区划中按照文化生态的实际状况划定的一个或几个较小一点的特区,单独予以规划和构建。如果没有这种明确的区分,把全部市辖行政区一律叫做文化生态保护区,其结果就等于没有保护区。   五、保护方法的选择 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区在福建,但是闽南文化的流播区域远远不止是福建闽南地区,广东、浙江的一些地区,特别是台湾、香港、澳门,还有世界各地的闽南人聚居地,同属于闽南文化区域范畴,因此,《纲要》和《方案》在闽南文化生态保护方法中,都将相关的文化交流列入重要地位。 1、恢复原生态的民俗活动 民俗是文化的根,是民族文化的基础,民俗活动是保护文化遗产的最有效方式之一,也是泉州在闽南文化生态保护方面的优势。从某种意义上说,泉州的文化遗产,包括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厚实的社会基础,就是原生态的民俗活动。节日民俗、庙会民俗、人生礼仪民俗、集市贸易民俗、集体生产民俗具有自发性、群体性特征。加强民俗生态的保护,使文化遗产在生活中自然传承。而在民俗活动中,节日是民俗的文化时空。充分发挥重要节庆如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七夕节、中元节、中秋节、重阳节等作用,由民众自发或组织节庆活动,让传统表演艺术、造型艺术、杂技与竞技、传统饮食等在浓厚的节日氛围中得到原生态的保护。 2、建立文化传承机制 传统上,包括民俗文化、乡土文化、民间技艺,甚至是方言等等,基本上是依靠社会(师徒)传承和家庭(家族)传承。泉州市总结了建国以来,特别是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一些行之有效的做法,结合《纲要》的要求,《方案》提出五种传承机制。包括: (1)进行普及性教育。主要是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进校园。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泉州就推行南音进课堂,现在,幼儿园推行闽南童谣和游艺教学;小学开设方言、传统艺术、传统技艺课程;初高中开设闽南民俗、乡土文化等文化课,开办中等或高等的工艺、艺术、技术职业学校。因此,《方案》提出要继续完善包括《泉州南音》在内的乡土教材编写,在学校进行普及型教育,并采取相关措施鼓励学生就读传授闽南文化技艺的职业学校。 (2)培养一批高层次人才。泉州师院首届南音本科生已经毕业,《方案》特别提出地方与高校联合培养研究人才,设立闽南学文化学科,培养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采取相关措施鼓励就读。 (3)各级公共文化机构要加大参与保护文化遗产的力度。泉州各级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美术馆、科技馆等都积极采集、收藏、整理、展示闽南文化的艺术品、文献手稿、资料以及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器具等可移动文化遗产,《方案》要求有计划地进行展示、传播,让群众了解本土文化。 (4)鼓励和支持新闻出版、广播电视、互联网等媒体对文化遗产及其保护工作、闽南文化生态区建设进行宣传展示,普及保护知识,培养保护意识,努力在全社会形成共识,营造保护文化遗产的良好氛围。 3、推进海峡两岸文化交流 自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泉州与台湾的各种民间交流活动十分活跃,两岸同胞共同举办各种寻根谒祖、晋香祭典、旅游观光等文化节活动,进一步营造两岸一家亲的民俗氛围。《纲要》提出采取政府、企业、民间、团体主办、承办、联办、协办等灵活多样的形式,举办民俗、艺术、技艺、文学、工艺、饮食等文化活动,形式上诸如原生型、比赛型、专业型、研究型等不拘一格,努力提升闽台文化交流合作的规格与品质,符合泉州的实际。 4、扩大国际文化交流 闽南文化广泛传播于东南亚及世界各地,泉州是著名侨乡,2300多万泉州人(裔)遍布世界各地,泉州多次组织国际南音会唱、木偶艺术节和国际南少林武术比赛、泉州的文化团体,包括泉州木偶剧团、泉州少林武僧团和泉州南音团体等,多次外出交流,包括参加国家组团出国演出。因此,对于《纲要》提出的利用华侨优势,拓宽交流渠道,建设各种载体,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方法,举办各种国际性的文化活动的要求,《方案》提出在华人华侨集中地区举办闽南文化活动,展示傀儡戏(提线、布袋)、南音、北管、梨园戏、高甲戏、石雕、陶瓷、刻纸等闽南传统文化艺术的风采和价值,建立“泉州闽南文化网站”,让闽南文化走向世界。 5、加强闽南文化研究 泉州开展闽南文化研究多年,特别是海外交通史、地方戏曲、泉州南音等研究领域,成果丰硕。主要的研究机构有各个高校的泉州学研究所,还有更多的民间研究机构和社团组织。值得一提的是,泉州还有很多民间人士热衷闽南文化研究,整理、收集了大量的研究资料。由于有这样的基础,《方案》与《纲要》相对应,计划新成立市级闽南文化研究所,开展相关研究工作。 6、完善、建设一批基础设施 泉州的名城保护建设和重点文物保护工程,注意保护历史文化遗存,已经成为一种社会共识。《方案》提出在文化遗产所在地,继续完善、建设一些有利于文化遗产保护的基础设施。严格按照修旧如旧原则,修复历史文化街区和村镇、古民居、文物等;在不影响古民居原貌的情况下,对古民居内的生活设施进行改造。老城区继续建设一批博物馆、民俗馆、艺术馆、剧院等。基础设施的设计、建设要与属地的历史风貌、自然景观相和谐;基础设施的设计、建设要充分考虑环保要求;基础设施建设要纳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城镇建设等规划。 7、建设一批试点。 本着“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将文化遗产保护的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的指导思想,《方案》提出,重点发展闽南文化生态园和以乡村(街道)为主体的闽南文化生态基地、闽南文化生态点 设立文化生态保护区域必须有客观存在的地理实体和文化形式,各地闽南文化存在差异性,必须根据历史传承、文化底蕴、文化遗产和现实的文化生态环境,进行保护区域的规划。包括: (1)建立2个市级闽南文化示范性保护区 这将是市一级直接抓的实验区:一个是清源山及其周边闽南文化生态园,一个是古城区闽南文化生态园。清源山及其周边地区包括山体、公园、博物馆群和艺术园、剧院、寺庙等,闽台缘博物馆、泉州市博物馆、海交博物馆主要展示闽台文化、海交文化;南建筑博物馆、锦绣庄民间工艺园主要展示闽南建筑营造技艺、闽南民间工艺文化;南少林寺、泉州木偶艺术剧院、高甲戏大众剧场主要展示南少林武术文化、泉州木偶艺术、高甲戏艺术。古城区闽南文化生态园包含老城区的历史文化街区、建筑点。聚宝街、天后宫、富美宫等主要展示海丝文化;府文庙区主要展示泉州的儒学文化、泉州南音以及泉州闹元宵等民俗文化;文化宫以泉州南音的民间演出与欣赏为主;涂门街区以关帝庙、清真寺为主体,突出泉州多元宗教文化和相关民俗活动;新门街区以梨园古典剧院和泉州南音艺苑为主,兼及泉州歌剧团,展示具有悠久历史的泉州南音和泉州戏曲、闽南民间歌舞。 (2)以县级行政区为单位建立11个县级专业型闽南文化示范性生态保护区。由市里统筹规划、适当扶持,县(市、区)建设、保护,两级联动,这样既有利于发挥县级政府的积极性,也有利于发挥典型的示范带动作用。如:鲤城江南新区文化生态基地要保护与展示闽南民间吹打音乐和民间舞蹈文化;丰泽东海蟳埔文化生态基地保护与展示蟳埔女民俗文化和蚵壳厝文化;晋江安海(安海、东石、深沪)文化生态基地主要保护与展示闽南民间节庆礼仪习俗、水密隔舱海船制作技艺文化、褒歌音乐文化;惠安惠东文化生态基地要保护与展示惠安女习俗和闽南建筑、雕刻文化;石狮蚶江文化生态基地主要保护与展示闽台文化交流、古卫城文化、城隍宗教文化、闽南岁时节令、灯谜文化;南安官水石文化生态基地、主要保护与展示闽南民居文化、郑成功名人文化;安溪茶乡文化生态基地主要保护与展示茶文化、清水祖师信仰文化;永春桃城五里街文化生态基地主要保护与展示永春老醋、纸织画、传统生物医药文化、白鹤拳等闽南民间技艺文化;德化瓷都文化生态基地主要保护与展示德化瓷烧制技艺及相关陶瓷文化;洛江马甲罗溪文化生态基地主要保护与展示“何氏九仙” 信仰文化和俞大猷名人文化,“陈三五娘”口传文化,妆糕人、“十音”铜器煅制等闽南民间技艺文化;泉港山腰峰尾文化生态基地主要保护与展示北管音乐文化,渔业盐业民俗文化。     (3)建立100个文化生态点。以市级名录项目所在区域为主,在各县(市、区)按照项目所在地,建立口头传说、民间文学、民间音乐、民间美术、民间舞蹈、传统戏曲、曲艺、杂技与竞技、传统手工技艺、民俗以及古民居及住民生活习俗等文化生态点。籍此,将实验区延伸至乡村基层. 六、保护方式的确立 有效地对闽南文化生态区施以保护,其具体保护方式可以概括为两类。一类是“记忆保护工程”,即通过文字音像数据等方式将其记录存档,使其能够得到长久保存。另一类是“传承保护工程”,这一类方法能够延续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命力,实现闽南文化的活态保护。在这两类保护方式中,“记忆保护工程”是采用现代科技手段的保护项目进行记录存档,需要专家指导、经费投入和建立队伍,“传承保护工程”包组织传承(宣传、教育、培训等)、社会传承(师徒相传)和家庭传承。现阶段,有一些民间技艺作为谋生手段,还有明显的家庭传承印记。 1、实施“记忆保护工程” (1) 活化石式保护方式 活化石保护方式就是保持非物质文化遗产恒定的、原初的文化形态,是文化遗产保护中的最高境界,也是针对最有价值的文化遗产进行保护的方式。《方案》特别提出,对泉州南音、梨园戏等艺术的保护就必须完整保护其传统的内容与形式,要鼓励艺术家用原初的舞美设计、原初的文本、原初的唱腔唱词演奏、演唱、表演古传曲目、剧目。 (2) 博物馆式保护方式 在博物馆、文化馆、图书馆等公共文化机构中对闽南文化遗产进行收藏、保护、研究、展示也是一种重要的保护方式。通过博物馆式的展览、展示,让人们认识了解这一文化现象与存在,即是体现了它的文化传承价值。《方案》提出在全面普查的基础上广泛收集整理有效的闽南文化遗产及其相关实物,建立相应的资料库、数据库,把资料展示与实物展示集合起来。建设和完善南音戏曲陈列馆、南音艺苑、梨园古典剧院、木偶剧院、德化陶瓷博物馆、惠安雕艺城、惠东服饰陈列馆、北管艺术陈列馆、拍胸舞雕塑园、石狮(蚶江)灯谜艺术馆、石狮风狮爷展览馆、泉州学研究资料室等,使之成为收藏、传承、研究、宣传闽南文化的中心。 (3)数字化与网络化保护方式 现在,随着科技进步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泉州民间普遍对一些民俗活动进行录像,刻制光盘,记录了一些民俗活动的过程和规仪。利用音像等多媒体手段对一些闽南文化遗产进行记录,利用光盘等存储介质建立数据库对其进行保存,利用电视、广播、网络等媒体进行资源共享,充分发挥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的作用,是保护闽南文化的一种重要方式。考虑到泉州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多门类广,有些项目有消亡的危险,《方案》特别提出设立泉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料数据库。 2、实施“传承保护工程” (1)个人、家庭、群体传承方式 对于一些被特定的个人、家庭、群体所保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采用这种方式是最有效的,也是其他方式无法代替的。泉州有很多这类传承方式的典型,如李尧宝刻纸传承、江加走木偶雕刻传承、李伯芬布袋戏传承、金传胪纸扎传承等。《方案》按照《纲要》要求,提出建立传承人保证制度,授予这些保有者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有证书、称号,对他们进行生活和其他补贴,并要求他们做好所保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弘扬工作。鼓励他们带徒学艺,举办相关传习活动。 (2)学校教育传承方式 学校教育是最有影响力的文化传承方式。泉州市艺校设立南音、戏曲、音乐舞蹈、美术等专业,为艺术团体和民间文艺社团输送了一批批年轻的专业人才;1990年以来,泉州市政府把南音纳入中小学音乐教育课程,文化和教育主管部门连续举办中小学生南音演唱比赛;泉州师范学院开设南音专业,招收本科生,进一步提高南音人才培养的档次。《方案》要求文化教育部门应编著介绍本地区的优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乡土教材,在全市中小学开设相关课程,从小加强青少年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了解和培养情感。近期先推出《中小学泉州南音课本》及其它乡土教材,可以通过对一些优秀学生给予一定奖学金,作为特长生选入艺术类院校等方法造就一大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传承人。在全市中小学抓泉州南音、北管、高甲戏、拍胸舞等进课堂的工作,以泉州艺校、泉州师院南音系为传承人培养主要示范基地。 (3)社会组织传承方式 目前,全市有民间南音社团233个,民间职业剧团131个,其他文艺社团1000多个,这些民间自发的组织在保护闽南文化,特别是传承方面,发挥了专业团体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要利用合适的方式将各种有共同知识、技能、爱好的群众组织起来,充分发挥他们的力量,为闽南文化遗产的保护作贡献。 《方案》计划成立泉州市闽南文化保护协会, 其性质为:由有志于从事闽南文化生态研究、保护,且达到一定水平的企事业单位、民间组织和个人,自愿结成的区域性、专业性、非营利性的社会团体,在政府的主导下开展活动。这项工作正在推动中。 (4)连动保护方式 经验表明,与新农村文化建设、旅游事业连动,互动共荣,是闽南文化生态区很好的保护方式。 泉州绝大部分具有民族民间传统和闽南地域特色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存在于农村,有民间工艺、生活生产知识项目,有民俗表演项目,还有魅力乡村游等民俗旅游项目,结合部门和专业的力量,在更大范围内进行闽南文化资源整合,提高经营能力,加快形成富有特色和优势的民间文化艺术产品系列,推进民间艺术特别是传统工艺产品的产业化生产和商品化经营,将文化资源优势转换为经济优势,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对推动农村,特别是欠发达区域经济发展,有重要意义。如丰泽区规划建设清源山闽南文化休闲旅游区,市政府同意结合北峰片区总体规划统筹考虑,就是一种很好的联动保护方式。 (5)整体人文生态保护方式 这是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区主体保护方式。  文化生态环境是一种包括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文化方式的共同延续体,非物质文化遗产就是形成并依赖于特定的原生环境。现在讨论原生态文化,不是企图去复原曾经存在的某种文化生态或文化时态,而是要营造有利于保护那些传承于民众中存活于民俗中的文化事象的环境。如果保护好这个文化生态环境,它就可以成为一种资源和资产。泉州有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和富有特色的城市人文环境,随着当代泉州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泉州的发展格局随之变化,势必对传统文化,尤其是闽南文化生态造成强烈的冲击。为此,泉州制定并实施《泉州市古城控制性详细规划修编》,制定并实施《泉州市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综合性试点工作方案》,以及现在正在制定和实施的《泉州市<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区规划纲要>实施方案》,这样,就可以较好地保持古城的格局和兼容并蓄的文化生态环境,民俗文化也就有了存活的空间。   总之,为了保护闽南文化生态,泉州市有关部门做了许多工作,也认真思考了许多问题。在福建省《纲要》的指导下,泉州市《方案》既尽力体现了《纲要》的要求,也努力结合了泉州的地方特色和工作实践经验; 既一脉相承,也力显特色。而同心协力建设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区,则是上下左右共同追求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