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气象事业与教育教学向更深处融合

16.12.2017  05:23

  ■多年来,中国气象局推进局校合作,分别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京大学、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等21所高校签署局校合作协议;2015年还与20所高校联合成立中国气象人才培养联盟。

  ■截至目前,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成都信息工程大学等高校的67名骨干教师在中国气象局业务单位交流锻炼。

   中国气象报记者赵晓妮 通讯员吴鹏飞

  在北京一场接一场的降温中,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以下简称南信大)滨江学院副教授朱节中比往年更早换上了厚衣服。

  今年,他作为局校合作高校骨干教师赴中国气象局,成为国家气候中心的一员。9月来到北京,他的任务是参与研发气候监测预测服务平台。

   人才流动 搅动创新活水

  9月11日,自2009年朱节中初次到中国气象局参观学习已经过去8年。不像此前心态轻松,他很清楚未来一年的任务艰巨。

  “在气象行业,中国气象局拥有最全的信息。”朱节中在5月就积极申请参加交流活动,作为南信大的一位计算机应用专业老师,他和很多同事一样,希望能在服务气象行业方面有所作为,“打个比方,中国气象局就位于这个领域的‘泰山之巅’。

  还有66位骨干教师怀着同样的想法来到北京,在中国气象局业务单位交流锻炼。

  实际上,作为一项科技型事业,气象与高校天然联系紧密。多年来,中国气象局推进局校合作,吸引高校优势科技力量参与气象核心技术攻关,推进高校大气科学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为气象现代化提供科技和人才支撑。

  翻开档案,可以看到中国气象局分别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京大学、南信大等21所高校签署了局校合作协议。在这些协议的背后,是中国气象局与各高校从战略层面不断推进创新合作。2015年,中国气象局还与北大、清华、南信大等20所高校联合成立了中国气象人才培养联盟。

  今年国家公布了建设“双一流”高校名单,与中国气象局签署合作协议的21所高校中有15所入选“一流高校”建设名单,南京大学、南信大、兰州大学的大气科学学科则被列入“一流学科”建设名单。今后局校合作重点之一就是围绕“双一流”建设开展。

  2015年,中国气象局与教育部联合出台了关于加强气象人才培养工作的指导意见,要求有关高校要有计划地组织青年教师赴气象业务科研单位挂职或合作科研。高校青年教师进入气象部门科研业务单位,有助他们了解气象科研业务最新进展,增强教学实践能力,使教学内容更贴近科研业务需求。

  而中国气象局与高校的深度合作,也为人才交流创造了更多机会。如此,才能打破人才成长的体制机制壁垒,打造更加自由而灵活的“人才圈”,搅动起创新活水。

  2007年,正值江苏省政府和中国气象局共建南信大,这一年堪称该校发展的里程碑。也正是从那时开始,南信大每年选派干部和骨干教师赴中国气象局挂职交流。南信大校长李北群坦言:“当时面临教育教学和中国气象事业发展脱节的问题,教师对业务了解不够。”因此,该校与中国气象局达成协议,派出教师深入气象业务科研单位工作学习,促进高校教师了解现代气象业务体系的建设需求,推动合作高校在教学实践中主动服务气象现代化建设。

  十年寒来暑往,这项活动将南信大与中国气象局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到目前,南信大已先后派出63人次赴中国气象局挂职交流。

   一线“零距离” 互动见成效

  在南信大对参与交流的骨干教师的监督考核要求中,三个问题赫然在列——“是否为气象部门业务创新做出了贡献,是否提升了自身的科技与教学能力,是否为推进局校合作发挥了桥梁纽带作用?

  这三个问题,对于参加交流的骨干教师来说,既是压力,也是动力。

  从2011年冬天到次年春节前,南信大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的李涛一直在中国气象局气象探测中心忙活。在北京南郊观象台苦干的两个月里,他从开发便于同事们分析数据的小程序开始,逐渐在交通气象站考核软件系统、国家级气象站探测环境评估系统开发以及行业专项“地面气象观测综合集成关键技术开发和应用”子课题“综合数据质量控制模型与算法研发”等工作中发挥更大作用。

  积极互动产生了显著成效。2013年下半年,气象探测中心再次向李涛发出邀请,希望他参与探测环境月报系统研发。这个系统可以动态收集全国气象台站探测到的环境信息和监测探测到的环境月变化状况,每月按时自动生成环境变化报告,为相关部门决策提供支撑。

  “这也给了我更大的舞台。”李涛说,站在交叉学科的路口,他找到了更明确的目标。两次交流结束后,他依然同气象探测中心保持密切联系,目前合作的海洋气象漂流观测仪资料应用系统和气象观测设备测试与试验系统研发仍在推进中。

  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教授万发雨于今年8月结束交流活动回到学校。在过去的一年里,他不仅完成了气象探测中心环境实验和电磁实验项目作业指导书,对该中心10位同志进行电磁兼容理论和实验培训,还作为专家组长参与了空气负离子测量仪的技术审核。

  这一年“零距离”接触并参与中国气象局工作使他感受颇深:“这让我掌握了大量的工作信息,了解了从国家到部门对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现代化的部署和要求,增加了时不我待的工作紧迫感,也进一步厘清了工作思路,明确了今后工作努力的方向。这些都将成为今后我工作的宝贵财富、有益借鉴和不懈动力。

  据不完全统计,南信大已返校的骨干教师中有40%承担了来自气象部门或与气象相关的科研项目,承担项目或课题30余项,其中,主持气象相关学科领域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7项。

   融合式发展 广涵盖多渗透

  9月,南信大的大气科学学科入选“双一流”建设学科名单。李北群对局校合作的思考更加深入:“今后要推进融合发展。”而所谓融合,涵盖了资源融合、人才培养关口前置、联合招揽人才和攻关重大项目等诸多规划。

  更深层次的合作被看好,重要原因就是此前的局校合作已经打下坚实基础。正如过去这些年来,高校骨干教师赴中国气象局交流的成效有目共睹,而这只是中国气象局与高校合作的一部分。

  高校的优势科技力量正逐渐被吸收到中国气象局的核心技术攻关工作中,数值天气预报、气象资料处理、气候预测与气候系统模式等核心技术领域组建的创新团队,正在“拔节生长”。2007年以来,相关高校主持的公益性气象行业专项共有53项,经费达15863万元,约占总经费的12.5%;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信大等高校的8位专家加入国家气象科技创新工程三大攻关任务团队。南京大学、南信大等高校的部分科技成果已经在中央气象台天气中试基地实现了转化应用。

  另一方面,高校正在为气象事业发展源源不断地输送人才。从2009年到2016年,全国相关高校培养了大气科学本科生15844人、硕士5095人、博士1585人,大约三分之一进入了气象部门工作。

  “从局校合作来说,还需要重视观念的转变和体制的突破,从顶层设计层面把业务发展、科研进展融入到教育发展、社会生活中,气象也要寓气象于院校、寓气象于社会,实现融合式发展。”李北群对未来表示期待。

  朱节中给自己计算了一下时间和进度。他说现在正是自己最忙碌的时候:“我将这一年规划为三个阶段,先用两个月到3个月完全‘吃透’相关业务内容,再提出有建设性的项目设计方案,并撰写项目需求分析报告和总体设计报告。

中国气象局实施百名干部挂职锻炼计划
  中国气象报记者李一鹏报道  近期中国气象局对2气象
矫梅燕率队调研中国科技馆 共商深化气象科普合作
   中国气象报记者牛彦元报道  12月7日,气象
环保部部长李干杰一行到中国气象局调研座谈
   中国气象报记者贾静淅报道  11月30日,气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