捐赠谣言拷问精准捐赠

11.01.2019  13:10

  “这个地方缺老师,整个学校就是我一个人,所有的科目全都是我一个教。学生少,一间教室坐两个年级,两边黑板,背靠背地坐,轮流上课。”去年,云南省昭通市镇雄县牛场镇罗汉坝小学代课老师庹必龙的事迹经媒体关注报道后,有爱心人士为师生捐赠了一些物资。1月8日,知名演员袁立在微博爆料称,当地政府不允许老师和学生使用爱心人士捐赠的物资,再次引发关注。(1月8日 云南网)

  虽然,经过官方第一时间进行了回应,确认了微博爆料内容和事实有差距,但是,从中暴露出的诸多问题值得有关部门和社会各界深思及重视。

  和罗汉坝小学捐赠谣言内容略有雷同的捐赠乌龙是,2007年,四川攀枝花市米易县得石镇中心校在网上发帖,希望能为孩子们募捐一些御寒衣物。很快,爱心衣物就从四面八方寄来,这本是一件公益好事,但是,让校方哭笑不得的是,此后10多年,那条“长了翅膀”的爱心贴子在社会上长久不衰,救助的衣服也总是“不期而遇”,尤其是到了冬季,慕名而来的包裹更是泛滥,导致学校收受的旧衣服成堆过剩,难以消化。

  无论是外地知名人士质疑捐赠物质得不到正确使用,也或是泛滥的爱心捐赠,其都本属慈善范畴,是一种爱心行为。但是,由于因为一些部门和个人对慈善活动操作的不规范、爱心公益平台搭建的管理不到位、慈善文化的深化和引导不够等问题,导致爱心过滥、捐赠随意性以及捐赠使用管理混乱的现象出现,让爱心公益捐赠行为变了味,让爱心“”了好心人的心,这些也正是相关部门和社会各界须要引起重视和提升管理的问题。

  慈善事业对一个国家的生存和发展有至关重要的意义。面对捐赠谣言和捐赠泛滥等诟病,让慈善事业和社会进步相互促进,一方面,主管部门要进一步加大对慈善法等法律法规的宣传贯彻,加快管理和引导慈善事业的规范化提升,让慈善活动依法依规进行,推动社会慈善事业的繁荣发展;另一方面,则需要慈善活动具体组织和使用者要以对慈善的敬畏之心进行管理,对捐赠活动进行精细化管理,对捐赠物品数量、使用情况等进行公示,对捐赠对象进行爱心反馈等,做到让爱心捐赠有活动批准、有数量统计、有结果公示、有后续管理,确保精准管理使用到位,让爱心慈善散发温暖,起到真正的作用。

  由此,捐赠谣言带给相关部门尤其是捐赠接收使用较多的单位及个人来说,确实是一个警示,应从中汲取教训,改进工作,做到以爱的名义,精准做好爱心捐赠的使用和管理,从而让爱心力量发扬,让爱心得到传递。(龙岩市委文明办胡勇俊)

福建日报评论员:团结奋斗办好福建的事情
  “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新时代是奋斗出来的。文明
让文明礼让风气蔚然成风
  中国自古便被世人称为“文明古国,礼仪之邦”。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