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生活:寻觅身边的诗和远方

30.03.2018  10:02

在乡村里,享受清风明月,和孩子们在一起,这是珊野的慢生活。

老何和他身后的“驴友驿站”。

珊野喜欢在屋边山野里寻找盛开的野花。

  城市生活,就像一辆高速行驶的列车,上了列车,你就慢不下来。但有这样一些都市人,想要换个方式生活,每周在快节奏的生活里抽出一两天的时间,放下手机,放下工作,去乡下,把心静下来,过一种慢生活,在那里去圆自己“诗和远方”的梦想。

   在大自然中获得生命的力量

  珊野身着古典蓝色长袍,长发及腰,一副江南女子的婉约气质。她在福州一家银行工作,每个周末,都要驱车一个小时,来到福州周边的山区小镇住两天,和朋友们一起登山,寻古迹,在大自然中漫游。

  “我喜欢慢一点的生活,但是在城市,我只能随着这趟高速列车奔跑。周末到乡下,回归自然,没有车鸣声,也没有嘈杂声,让身心觅得清凉。”珊野说。

  以前,每逢休假,珊野就外出旅游,寻求都市紧张生活之外的放松。两年前,珊野在福清市一都镇东山村租了一处老屋。从此,她的周末就有了去处。这处老屋,在东山村古民居“三宝庄”里面,这是一排二层土木建筑的民居,里面有28户、156人,村民以农耕为生。

  没有繁杂的装饰,只是按照老屋的风格,重新布置。她把这里装修成书院,书架上满满的书,大部分是朋友们赠送的。这些书是给村里孩子们准备的,他们随时可以来看书。

  “慢生活不是想要偷懒,而是给自己充电,在周一到周五能够更好地工作。”工作压力带来精神上的职业病,很多人都是去娱乐场所唱歌,或者是消费购物。“其实,回归自然是最好的充电放松。周末,回到乡下,看到树枝上的嫩芽突然密了,山野的每一天都不相同,春天大自然生命复苏的力量,让人深深的感动。我把这个强大的正能量带到工作中,成为自己源源不断的动力。

  回到乡下的第一件事,珊野就在屋边山野里寻找盛开的野花,她的屋里处处可见用野花插出来的花艺,清新淡雅,充满生机。前几天,镇里办了一个文化节,她联系了福州的几位花艺老师,来当志愿者,教村里的孩子学插花。“大自然的花花草草特别美,我希望村里的女孩子们从小就懂得欣赏美。

  清风明月、山水花草,与孩子们为伴;书香里,一本书、一支箫、一杯茶、一曲古琴、一杯青梅酒……

  “诗和远方太远了,我不可能一直在旅行。1个小时的车程正好,这里就是我的诗和远方。”珊野说。

   老何和他的“驴友驿站

  64岁的何希明是一位摄影师,也是福清一位资深驴友,在当地颇有名气,福清的山山水水被他摸了个透。他常常为驴友热心地解答问题,大家都称他“驴友向导”。退休了,老何寻思着换一种方式生活。

  去年9月,老何在一都镇向村民租下了一座小楼,一年租金1000元,经过简单的装修布置,老何的“驴友驿站”建起来了。每个周末,老何必定会来,因为周末都会有驴友前来,老何总会热心接待,当好向导。老何祖上是中医,他常常去山上采集中草药,根据时令季节,给驴友们熬些草药,免费提供。

  “一都镇的旅游资源很集中,我熟悉这里的每一处山水。登山旅行,可以锻炼身体,还可以帮助驴友。”老何说。

  不久前,驴友老张带着一队人登山。他们从一都镇牛红自然村出发,打算走十八重溪这一条线。但是,中途迷路了,山里手机没有信号,与外界断了联系。眼看天要黑了,老张着急了,登上附近的最高峰,找到手机信号,给老何打通了电话。在电话里,老何知道了他们所在位置,他告诉老张,山崖上有一棵松树,往右山脊的小路一直朝前走,就能走到雁湖寺,再往前走,就到牛红村了。在老何的电话指引下,老张一行顺利走出了山谷。

  一都山多,给驴友提供的线路也多,老何研究出五六十条线路,登山、骑行、看古山寨……现在来老何驿站的人越来越多,自从驿站建起来后,老何已经接待了五六百位驴友。

  “年轻的时候,忙于生计。现在,我要过另一种生活,去做自己一直想做的事情。”带驴友们走线路、给他们做饭、喝自酿的青红酒……老何说,这就是他的慢生活。

   做一个关于“慢城”的梦

  在一都镇后溪村半坡区的工地上,吴先贵正和工人研究复原土坯民居的原材料配比。

  上世纪60年代出生的吴先贵总有挥不去的怀旧情结。“以前,我用20年的时间做事业,现在我想用另一个20年,去做一件事,就是回到以前我们六七十年代的生活状态。我现在就是在打造自己心中的‘慢城’。”他在后溪村租下13幢民房进行改造建民宿。“那个年代,时光总是慢慢地流淌,在树下喝一口清茶,看一本好书,这是多么美好的生活。

  “一都是革命老区,著名的闽中罗汉里游击根据地就处于一都镇普礼村红岩山下的罗汉里自然村。老区虽然发展慢,但是资源保护得很好。目前,一都山地慢城,已经列入《福清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希望革命老区能够借此机会华丽转身。”一都镇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一都镇的后溪旅游区成功申报国家3A级景区,一都镇获评省级乡村旅游休闲集镇,后溪村、普礼村、新厝镇江兜村获评省级乡村旅游特色村。今后,将以“山地慢城·天下逸都”为发展定位,打造山地慢城体验核心区、山地慢生活休闲观光区,努力将一都打造成中国首个山地慢城、福建首个休闲特色小镇。

  “没有人挤人的拥堵,没有肩碰肩的烦恼;没有车鸣声,也没有嘈杂声。带上心情,带上家人,在山野中,静下心来,回归大自然,这就是我要过的一种慢生活。”吴先贵说。

   采访手记:慢城给乡村带来更多活力

  本报记者 林智岚

  “慢城,兴起于21世纪前后,目前全球已有30个国家236个城市宣称为‘慢城’。中国从2010年南京高淳桠溪认证我国第一个国际慢城以来,每年以平均一个的数目加盟国际慢城联盟。”南京大学城市与区域规划系教授、南京大学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总规划师、博士生导师朱喜钢说。

  朱喜钢说,国际慢城组织有其相对严谨的认证标准。相较于美丽乡村、特色小镇等慢城更加强调的是一种生活态度,一种城镇治理方法。慢城强调的健康、邻里、本土、绿色、特色等理念,契合未来中国中产阶层文化与消费追求,也与中国新型城镇化战略不谋而合,是未来城镇内涵式发展模式的理想路径之一。

  一都镇传统文化内涵丰富,旅游文化底蕴厚重,文物古迹众多,镇内分布许多宋、元、明、清时期的古建筑、古寺庙、古民居、古桥,古街小巷纵横交错,历史风貌保存完整,完美契合慢城的发展理念。在文化消费、休闲旅游消费、健康消费市场不断扩大背景下,慢城发展模式能够为城市白领、中产阶级等提供丰富旅游消费产品与旅游服务,进而形成一整套旅游产业,带动一都乃至福清产业转型升级,直接或间接为当地居民提供新的就业岗位,并有可能带动乡村创业,给乡村带来更多活力。(记者 林智岚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