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服务也需要“被服务”

31.07.2020  15:50

  7月26日,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政策研究中心、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中国灵山公益慈善促进会联合发布《慈善蓝皮书:中国慈善发展报告(2020)》。蓝皮书特别指出,志愿服务组织面临三大挑战。其中,志愿服务经费不足是最大挑战,与2018年相比,经费不足的比例呈现出翻倍现象。超过四成的组织面临“招募不到合适志愿者”的挑战。约三成的组织反映,当地政府和社区对开展志愿服务活动不支持。(据7月26日澎湃新闻)

  志愿服务体现社会良心,彰显人文关怀,其发展的好与坏、优与劣,影响着一个地方的帮扶能力、兜底程度。但是志愿服务的持续发展不能仅靠“志愿”,更需要良好的制度环境和政策支持。

  首先,志愿者是志愿服务的“灵魂”。志愿服务具有临时性、分散性、非强制性等特点,因此志愿者本身的自律和热情决定了志愿活动能否组织起来,以及能达到何种效果。要想有固定的志愿者不容易,固定且有较高素养的志愿者更难得。

  其次,经费是志愿服务的“基石”。虽然没有经费的志愿服务也可以开展,譬如打扫卫生、组织献血、文明劝导等,但是从长期看,缺少经费无疑是志愿服务的“拦路虎”。在实践中,最缺的经费往往是交通费用,没有交通工具的协助,志愿服务范围就相对狭隘,就无法及时帮助到需要帮助的人,真正是“心有余而路太远”。

  最后,当地政府和社区的支持是志愿服务的“保障”。没有当地政府、部门及社区支持,将面临“服务无门”的窘境。养老院不让进,福利院不欢迎,社区有哪些孤寡老人,村里有哪几个留守儿童,我们都不得而知。甚至少数地区把志愿服务当作“香饽饽”,引导志愿者为“关系户”服务,成为了那些微腐败的“福利”。

  一个城市的志愿服务发展,可以折射出这座城市的市民素质和文明程度。志愿者人数逐年增加,志愿服务时间逐年增长,是社会主义价值观正能量的一种表现,更是人们对于服务他人、奉献社会的迫切需求。因此,让志愿者精神持续闪光不能仅靠“志愿”,也需要“被服务”。(莆田文明网 吴昊)

福建日报评论员:团结奋斗办好福建的事情
  “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新时代是奋斗出来的。文明
让文明礼让风气蔚然成风
  中国自古便被世人称为“文明古国,礼仪之邦”。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