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厕所革命”稳步推进 3年内新建二类以上公厕628座

18.01.2018  10:34

  乌山路公厕采用了极具福州传统建筑特征的马鞍墙等元素,与周边的风格协调统一。

  小公厕连接着大民生。厕所问题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工作生活环境的改善,关系到国民素质提升、社会文明进步。近年来,福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公厕事业,不断提升公厕的建设和管理水平,推动“厕所革命”向纵深发展,在“微空间”中展示“大文明”。

   规划建设

   打造精美“城市家具

  乌山路旁有一座不大的白墙黛瓦建筑,马鞍墙与飞檐遥相呼应,散发着浓郁的闽都韵味。“要不是有公厕标识牌,我还以为这也是乌山历史风貌区的一处景点呢。”来自温州的游客陆女士说。而这样的公厕,在我市渐渐多了起来。

  近年来,福州市在推进“厕所革命”的过程中,全面规划全市公厕建设,一方面以群众需求为导向,充分利用街头绿地和城市边角地点,另一方面保持公厕的外观、建筑风格与城市周边环境相协调。于是就有了原木栅栏交错的鼓楼福大公厕、古典园林风格的台江闽水园公厕、欧式仿古造型的马尾天桥公厕等一批精美“城市家具”。

  公厕不仅要有,还要更好。我市在公厕提升改造中,还特别增设了第三卫生间,配备成人坐便器、儿童坐便器、儿童安全座椅、婴儿护理平台、安全抓杆等设施,集合了残疾人卫生间、母婴卫生间、老年人卫生间等多种功能,方便特殊人群,体现人文关怀。在移动式公厕上,还配有双语中英文广播,并实现WiFi接入。

  此外,我市还将“厕所革命”延伸到农村。福清市高山镇山后村的村民对新建公厕颇为满意:“我们村的公厕,一点不输给城里!”山后村岭下自然村有一座红砖白瓦的新建公厕,里面整洁干净、设施齐全。针对农村公厕建设,我市规定每个村庄至少要有一座水冲公共厕所,应合理设置男女厕位比例,造型简洁大方,与周边环境相协调;要功能完备、设施完好、使用方便,尾水要经过无害化处理,并定期进行化粪池清理。

  随着“厕所革命”的稳步推进,我市公厕在覆盖范围、分布密度、建设档次等方面都有了长足发展。目前福州市城乡公厕共有4184座。按照“三年规划、两年完成”的安排,到2020年底,全市将新建二类以上公厕628座,同时完成晋安区、仓山区、马尾区农村简易公厕142座提升改造,各县(市)2019年年底前完成旱厕改造。

  公厕管理员及时做好厕内设施维护清洁工作。

   精细管理

   公厕也有宾馆服务

  “厕所革命”既是“面子”改造工程,更是“里子”变革举措。我市在公厕管理方面,也正做着“大文章”。

  2013年,鼓楼区试水公厕管理市场化,提升了公厕服务质量。仓山区紧随其后,也实现了公厕的管理市场化运作方式。如今,这些公厕不但环境幽雅、外观漂亮,内部也很干净整洁,没有异味。

  福建柯宁环保科技有限公司管理员林爱月是鼓楼区“厕所革命”的见证者。“4年来,随着公厕数量增多,服务品质要求提高,管理机制也在不断更新。”她说,在市场化运作下,保洁员的责任心更强了。

  “只要有人上完厕所,就会马上进行保洁。”法海公厕的保洁员何立志说,“公厕建得像宾馆,保洁不能掉链子。”按照精细化管理标准,每座公厕每天全面清扫冲洗4次,根据实际情况使用生物药水消杀、除臭1次~2次,每月增加1次~2次周期性大清理,做到保洁不间断、无死角、全覆盖。

  同时,部分公厕还采用了智能化管理。保洁员通过管理间控制台的显示器,可以随时知道每间卫生间是否有人、进去了多长时间、需不需要紧急救助等。在法海公厕里,福建柯宁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还安装了人脸识别系统,市民在保洁员的引导下通过机器刷脸取厕纸。据介绍,机器每次出纸的长度大约70厘米,是为了帮助市民养成节约用纸的好习惯。

  今年,全市将推进环卫公厕管理市场化运作,以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引进社会保洁公司负责公厕专业化运营、管理,实行“按质付费”,形成长效管理机制。

  为了让精细化管理在每一座公厕都得到落实,打造整洁、美观、无异味的“星级精品公厕”,2017年9月,福州市委、市政府专门颁布了《福州市城市精细化管理工作方案》,明确了公厕“十无五有”的作业标准:无积水、无垃圾、无污渍、无灰尘、无乱张贴、无水迹、无满溢、无尿碱、无便渍、无烟头纸屑;有纸巾、有洗手液、有保洁服务、有绿植、有定位。

  目前,部分县(市)区正在开发公厕导航APP,让群众随时随地能通过手机找到就近的公厕,解决如厕难的“最后一公里”问题。我市还引入“互联网+”模式,将公厕管理纳入城市大家管APP,实现公厕管理信息化。

   制度保障

   公厕长在全市上岗

  检查督查是提升公厕管理水平的一个有力推手。2017年6月起,各城区的不少领导干部又多了一个职务——“公厕长”,由区委书记、区长亲自担任“总公厕长”。同时,各区每座公厕落实1名领导干部包干,担任“公厕长”,每天对公厕管养情况进行检查督促。

  早在2017年4月,鼓楼区就把公厕管理纳入“一把手”工程,率先实行“公厕长”管理责任制,实行“日巡查、月督查、季汇报”工作机制,将责任压在一线、精力沉在一线、脚步走在一线。记者看到,每座公厕的墙上都挂上了公厕责任牌,上面公开了公厕长、管理员、监督员、保洁员的姓名和联系方式。这是“公厕长”机制中推行的挂牌管理,以便实时接受督查组和群众全程监督。

  “自从实行‘公厕长’制后,一座公厕每天的检查不下3次。”林爱月告诉记者,除了公司督查组的巡查,还有街道公厕长、区城管局考评中心、市环卫处等抽查。

  目前,我市公厕建设、管理已纳入城市管理工作综合考核体系。由市环卫处组织专项检查组,对城区环卫公厕管理情况进行绩效督查,每半月通报一次情况,并要求各区立整立改。经研究,我市决定把公厕管理纳入文明创建督导内容,加强专项督查。

  今年,我市将建立健全覆盖各行业的公厕长效管理检查、监督、考评机制,使管理工作规范化、制度化。同时,进一步明确公厕管理责任单位,原则上街道两侧和居民区的公厕由环卫部门负责管理;机场、车站、文体场馆、医院、商店、风景区等公共场所的公厕由经营、管理单位负责管理;村庄公厕由村民委员会负责管理。(记者 莫思予/文 池远/摄 实习生 葛丹丹 通讯员 许流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