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分类行稳致远需多重“发力”

01.07.2020  01:30

  垃圾分类,这是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广西从建立工作机制、配套设施建设、加强示范、宣传工作、立法工作、监督考核等6个重要方面,全面部署和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如今,垃圾分类已经在整个自治区全面展开,并且未来将打造“互联网+回收”的新模式。(6月23日,广西新闻网)

  有句话说得好,垃圾就是放错了地方的资源。的确,生活中有不少垃圾是可以被重复利用、反复利用甚至是“变废为宝”,解决不少能源、资源“缺口”,缓解当前能源、资源短缺的现状。最为糟糕的是,很多可以重复利用利用的垃圾,如果不采取循环利用、二次利用,直接进行相应的处理,会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这种污染甚至是不可逆的。长此以往,对环境、生态的“磨损”与“消耗”,终将带来不可挽回的损失。但是,垃圾分类尽管在很多地方都在积极采取措施,但是,效果不佳。一方面,知识上的短板。很多市民,对于该如何进行分类,怎么分类,什么垃圾属于哪一类,显得十分茫然,并且没有进行规范的宣传,也缺乏明确的界定。另一方面,很多公共场所、社区乃至企事业单位,垃圾桶也没有使用真正的分类垃圾桶,即使采用可回收/不可回收的垃圾桶,也是“形同虚设”,并没有在意是否是可回收/不可回收。当然,多地区在试行垃圾分类中,也缺乏相应的法律法规的支持,这使得很多垃圾分类工作就是“雷声大、雨点小”。因此,要真正形成垃圾分类的自觉,让垃圾分类行稳致远,需要坚持不懈地努力。

  宣传教育,这是养成垃圾分类的“”。目前,尽管对于垃圾分类的宣传已经逐渐深入,但是很多市民对于垃圾分类如何去区分,如何界定,依然还是未知数,依然还是显得有些“”。这就说明,在对垃圾分类方面的宣传存在明显的短板和不足。这就需要积极加强对垃圾分类知识的普及教育,真正让市民能够很快掌握垃圾分类的标准,具备垃圾分类的能力,这才真正能够让垃圾分类蔚然成风。

  补强设施,这是养成垃圾分类的“”。“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对于刚刚兴起的垃圾分类来说,没有真正可以实施垃圾分类的垃圾桶,就如同“无米之炊”。垃圾分类,需要更多的分类垃圾桶,这正是当前较为缺乏却十分需要的“”。补强设施,当然需要标准化的垃圾桶。因此,要真正实现垃圾分类,就必须将现有的垃圾桶都改造成真正的分类垃圾桶,这样才能够确保垃圾分类真正落地落实。

  生态文明建设中所倡导的环保、低碳、绿色的发展理念,就是需要我们真正树立环保、低碳的文明意识,营造更加美好的生活空间。这需要实现垃圾分类上的多重“发力”,让更多的垃圾能够成为另外的“”。(莆田文明网 李航)

福建日报评论员:团结奋斗办好福建的事情
  “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新时代是奋斗出来的。文明
让文明礼让风气蔚然成风
  中国自古便被世人称为“文明古国,礼仪之邦”。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