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司法体制综合配套改革的“厦门模式”

19.01.2018  00:32
  福建省厦门市是改革创新的热土。作为承担刑事速裁、家事审判、破产审判等9个国家级改革试点项目的厦门法院,在司法体制综合配套改革中先行先试、积极试水法院与公证机构的跨界合作,探索引入公证机构参与司法辅助事务,推进诉讼与公证的协同创新,走出了一条公证机构集中承接法院司法辅助事务、助力法院司法改革的成功路径。记者日前对此进行了调查。

  先行先试——

  推进诉讼与公证跨界协同

  走进厦门市中级人民法院新改造升级的诉讼服务大厅,窗明几净、温馨舒适的立案诉讼服务环境、文明细致的服务态度,让每一位前来立案信访的当事人都有一种宾至如归的感觉。在诉讼服务大厅的北面办公室,司法辅助中心的16名工作人员正在紧张有序地工作着。

  “这是我们今天的排期送达表,今天我们送达组要上门送达8件案件。”公证员助理小李指着电脑自动生成的送达表,自豪地告诉记者:“再加上电话、邮寄、公告送达,我们这个月光送达案件就有2000多件呢!

  人案矛盾是长期制约和困扰法院发展的最大瓶颈。面对急剧增长的案件压力,法官和书记员如果还是不得不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忙于送达、查封等事务性工作,既极大地影响了案件质量和效率,也使得法院干警身心都很疲惫,身体长期处于亚健康状态。如何使法官从繁重的审判事务性工作中解脱出来,成为厦门市两级法院党组一直在思考和探讨的问题。

  2016年11月,厦门市思明区人民法院,这个中国大陆法槌的诞生地,又一次走在时代的前列,第一个尝试着吃“跨域合作”的螃蟹。他们携手厦门鹭江公证处创设全国首个“诉讼与公证协同创新中心”,拉开了诉讼与公证协同创新的序幕。

  “我们在梳理区分司法核心业务、司法辅助业务和司法行政业务的基础上,尝试着将一些程序性、事务性司法辅助业务,如第三方调解、送达、保全等职能,交由协同创新中心的公证机构协助完成,既提升了调解、送达的有效性与公信力,又拓宽了公证法律服务领域,实现司法辅助业务全程无缝衔接,有效促进了司法审判执行工作的提速提效。”思明法院院长傅远平介绍说。

  厦门中院高度重视这一改革创新,及时总结创新。2017年2月,厦门中院成立司法辅助事务中心,设立“汤庆发公证员工作室”,打造公证员+送达员+调查员+调解员+信息员“1+4”公证员工作室模式,实现公证参与送达、参与取证、参与调解、参与保全、参与执行等一站式参与;2017年7月,翔安区人民法院设立全省首个基层法院“公证员工作室”,并成立“公正云审判辅助中心”。

  从构想到实践,再到快速扩容,“厦门中院+思明法院+翔安法院”的诉讼与公证协同创新机制试点的“三驾马车”齐头并进,协同创新的深度和广度不断拓展,协同队伍也不断扩大,为这一机制在全市法院的推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全程参与——

  让执行过程更加公开透明

  执行工作一直是人民群众关注、关心的焦点,让执行在阳光下运行是人民法院一直努力的重点。让公证机关参与到法院的执行工作中来,为推进阳光执行开辟了新路径。

  官司打赢了,法院判决也生效了,但是当事人蔡某宽却怎么也高兴不起来。原因就在于本该收回的仓库,却被第三人蔡某长期霸占。蔡某腿部有残疾、家庭情况复杂,依靠在仓库加工铝合金、铁件为生,强制执行易激化矛盾。且该仓库占地350余平方米,面积大,堆放物品多为金属、焊接气瓶等危险品,强制腾退难度大。申请人蔡某宽向翔安法院申请执行后,承办法官多次到社区协调,敦促占有人蔡某配合腾退,但蔡某均拒绝搬离。针对这一情况,翔安法院决定采取强制执行措施。

  在执行过程中,为保证执行过程公开透明,翔安法院委托鹭江公证处对本起强制腾房的执行过程进行现场公证并全程录像。鹭江公证处的3名公证员首先对仓库内需要迁出的物品依次进行登记造册,再交执行人员清点核对后,由专业人员进场搬离物品。

  自2017年6月,翔安法院与鹭江公证处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以来,翔安法院已在8起强制执行案件中邀请了公证员进行现场公证。

  “在强制执行工作中,特别是在执行现场财产比较多,当事人情绪比较对立的情况下,引入现场公证机制,借助‘第三方力量’,既在最大程度上保证了执行过程的客观真实、公开透明,又避免了不必要纠纷的产生,取信于双方当事人,同时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法院的执行工作效率。”翔安法院院长刘友国介绍道。

  融合发展——

  实现多种智能系统无缝对接

  在推进机制创新中,厦门法院变革以往各庭分散作业、资源重复投入的传统模式,将司法送达、诉前调解、调查取证、财产保全、执行辅助及信息化应用等审判辅助业务逐步分层剥离,委托公证机构进行集约化实施。

  思明区法院副院长陈穆峰向记者介绍,“我们积极探索推行‘辅助外包+全程公证+法院监管+云网串联’的‘三点一线’工作模式,依托公证机构附属科技企业力量,组建由法官、公证员、工程师组成的联合攻关小组,开发集庭审自动排期、格式文书包一键生成打印、辅助事务派件追踪验收、电子卷宗标签快速识别、车辆智能调度、送达地址智能沉淀等多项功能有机融合的司法辅助事务集约管理智能平台,加快智慧法院升级建设。”

  “我们通过信息化手段,实现全流程规范化管理、无纸化流转、流程化跟踪、一键化管控、透明化监督和数据化分析,将审判辅助工作纳入全市法院大数据中心精准管控。”厦门中院立案一庭负责人刘辉煌如是说。

  厦门法院开发的“集约送达智能管理系统”集送达、排庭、归档多项功能于一体并接入云存储服务器,构建形成团队功能化、培训要素化、流程规范化、业务标准化、监控节点化和统计多元化六大模块化运维机制,可针对不同案件类型、地域特征及审判人员结构进行动态调整,实现工作机制的可复制、可推广。相关操作模块已送交中央司改办,为全面落实党的十九大关于大力发展法律服务业的要求,助推司法体制改革和法院人员分类管理改革,探索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公证法律服务制度积累了经验。

  “我们组建了‘公证员+助理’的作业团队,承接相关审判辅助业务。审判辅助业务各环节节点全程公证留痕,送达及证据交换环节相关材料经公证留存,确保真实性、完整性;送达、调查、保全、执行等执法过程影音视频资料实时上传公证‘云端’;重大保全、执行活动公证员现场见证,发生争议时出具公证文书。法院牵头统一业务流程和技术规范,印发业务操作手册,做到评判有依、考核有据;制作详尽的流程登记表,法官对辅助业务全程可视可控;建立完备的交接审核机制,明晰分层追责体系,严格把控工作成效。”刘辉煌介绍。

  此外,厦门中院还创新打造以“网络化”信息平台为枢纽,以诉讼服务、诉调对接、司法辅助3个中心为支撑的“一平台三中心”,自主开发律师服务网络平台,并与“集约送达智能管理系统”等无缝对接,实现了诉讼与公证协同机制的又一次创新。

  同频共振——

  公正公信叠加效应正在形成

  公证参与司法辅助事务,是公证服务推进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改革的有益探索,是公证助力人民法院司法体制改革的重要举措。厦门中院依托跨部门专业法官会议机制,深入研讨诉讼与公证协同创新机制,形成15份备忘录及《民商事案件送达业务操作规范》等审判辅助业务手册,不断推动司法辅助工作规范化、科学化。厦门法院还与最高人民法院应用法学研究所联合调研,形成《司法体制改革背景下诉讼与公证协同创新研究报告》,统一全市的制度标准和业务规范。

  厦门法院的诉讼与公证协同创新取得了明显成效,使司法机关和公证机构产生了公正、公信的叠加效应。在诉讼与公证协同创新机制下,法院进一步聚焦审执主业,审判辅助事务分离归集,实现材料收转窗口、查询反馈热线、群众办事流程、类案类办标准、法律文书范式、交接验收规则、争议解决路径“七项一致”,司法规范化、公开度和体验感同步加强。

  同时,厦门法院还不断探索其他司法辅助服务创新,如公证员就无争议事实及争点出具法律意见书、组织庭前证据交换、组织庭前调解等。公证机构积极拓展相关的证据保全、法律行为公证、法律事实公证等公证业务,提供公证法律服务。自2016年11月诉讼与公证协同创新机制运行以来,公证机构驻厦门中院、思明法院、翔安法院司法辅助事务中心的工作人员共参与送达150836次,参与调解案件689件,参与调查459次,参与保全、执行3171次;参与辅助立案、归档案件4464件,参与公证业务涉及案件78件。书记员工作量平均减少一半以上,司法送达月均完成率提升30%,取证调查周期缩短80%,财产查控周期缩短50%,民商事案件结案数、执行案件结案数均同比增长,审判工作大大提速提效。

  厦门法院还充分发挥公证制度在推进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改革中的职能作用,构建了“315N”工作机制,即把“辅助外包、公证嵌入、法院监督”作为3个基本点,搭建1个“云端”信息平台,深化“送达、调解、取证、保全、执行及其他审判辅助事务”的5+N工作机制,被中央政法委誉为司法改革的“厦门模式”,给予高度肯定。最高人民法院、司法部联合下文,在全国1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进行试点推广。2017年11月18日,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张述元一行来到厦门法院调研指导工作,充分肯定借助公证机关公信力优势承接法院司法辅助事务的协同创新模式,指出这是司法体制配套改革的一项可贵探索,称赞其“既解决了法院案多人少的矛盾,又增加了法院司法行为的公信力”。

  近日,诉讼与公证协同创新机制项目代表厦门市在福建省机制创新成果评选中,以跨界融合、项目新颖、成效显著等特点及全国广泛推广的示范效应获得评委一致好评,在全省20个优选项目中夺得头甲第三,是名列前茅项目中唯一一个来自司法机关的机制创新成果,也是司法机关首次在全省绩效管理考核中赢得额外加分。

  厦门中院院长王成全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总结道:“潮平海阔催人进,扬帆起航正当时。厦门市两级法院将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不断深化诉讼与公证协同创新机制改革,更好地服务审判执行、服务人民群众,更好地满足人民多元司法需求,为法治厦门建设添砖加瓦。” 来源:人民法院报 责任编辑:林倩
为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法院
福建:“分调裁”让公平正义加速
  福建省高级人民法院坚持谋在先、干在前,法院
荔城区人民法院探索开展“分执”机制改革
  当前,随着经济社会转型,大量矛盾纠纷涌入法院,诉讼案件呈井喷式增长,随之而来的便是执行案件数量的大幅度攀升。2017年1月至10月,莆田市荔城区人民法院共受理执行案件2983件,同比上升38.法院
让老百姓感受到实实在在的公平正义
  2017年11月20日,安溪铁观音集团200多名员工和债权人、供应商、销售商喜气洋洋,正在举行的财产与营业事务交接仪式,标志着公司重整获得成功。相较于破产清算,他们在重整中实现的债权达到4.法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