催化文明增值的“流量变现”多多益善

29.06.2020  13:00

  “家里的酱油和肥皂快用完了,我用积分到文明超市来兑换,不用花一分钱便能购得所需生活用品。”霍山县单龙寺迎水庵村村民沈申才说。6月13日下午4点多,他拿着红色的“文明存折”,兴冲冲地在文明超市“购物”,共花费了10个积分,存折上还剩下40个积分。(6月17日中国文明网)

  文明风尚、美德善举也能“变现”?现实中还真有这样的“好事儿”。油、盐、酱、醋、茶,牙膏牙刷、洗发水等生活用品一应俱全,一排排货架上标注的不是价格标签,而是5分、10分等分值标签,村民将生活中的“小真、小善、小美”转化成积分,到文明超市兑换生活用品,不只迎水庵村,安徽各地很多村都相继兴办起这样的“文明超市”,“文明积分”换生活用品,这场景让人既暖心又感奋。

  “文明超市”积聚正能量。以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为载体,兴办别样的“文明超市”,通过文明新风评比活动,量化“文明积分”并以物化的日常生活用品加以兑现,仅从表象的“成交量”就不难理解,“积分”越多、“生意”越红火,意味着群众“做好事”的热情越高,善行善举越常态化,此举显然是以利益导向激励村民日常行善和扶贫济困等行为,客观上也不失为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相互促进、相得益彰,势必吸引更多群众的加入,助推正能量不断积聚。

  “文明积分”积累获得感。评定“文明积分”,开办“文明超市”,类似的做法近年来比较常见,也在社会上产生了热烈的反响,带来的可喜变化同样让人感同身受。“善有善报”是中华民族朴素的美德崇尚,“文明超市”的创新尝试正切合了大众认知,也更容易得到大家的积极响应。道德模范、文明典型、凡人善举受褒扬,不但精神上有荣誉感,而且物质上有获得感,无疑也是依靠群众、发动群众,共同建设乡风文明和美丽乡村的重要举措。

  “文明美德”积攒好风尚。近些年来,各地在加快经济社会发展进程的过程中,在精神文明建设方面做出了不少有益的探索创新,“以道德做担保,以诚信做抵押”,通过评级授信、优化贷款程序、优先获得贷款、优惠贷款利率等举措,实现好人帮扶、道德弘扬、诚信培育有机结合,与“文明超市”异曲同工的“道德信贷”被很多地方借鉴推广。美德美化生活、善行改善生活,“德者有所得”更有利于增进群众秩序自觉、美德自觉、文明自觉,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积攒乡村文明好风尚、凝聚建设美丽乡村的美德动能。

  “文明超市”也好,“道德信贷”也罢,诸如此类文明积分兑换生活用品,实际上也是一种“流量变现”,可望催生文明增量、催化美德增值,形成裂变效应和良性循环,激发、汇聚更强社会正能量,推动社会文明建设行稳致远。(泉州市文明办 秦仲)

福建日报评论员:团结奋斗办好福建的事情
  “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新时代是奋斗出来的。文明
让文明礼让风气蔚然成风
  中国自古便被世人称为“文明古国,礼仪之邦”。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