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闽千姿:闽北建瓯的不老民俗“弓鱼”

09.10.2019  11:14

  肩挑百余斤鲜鱼去赶早市。在闽北建瓯,人们对这样的鲜鱼离水运输,早已司空见惯;而渔民也神情悠然,没有一点为鱼儿担心的样子。

  “弓鱼”现场。魏剑生 摄

  这就缘于当地一种奇特的绑鱼保鲜法——“弓鱼”,已入选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作为著名的淡水鱼盛产区建瓯,“弓鱼”技艺作为内陆极具特色的渔业民俗文化遗产,得到较好传承。叶万义就是其中的佼佼者。

  “弓鱼”。 魏剑生 摄

  1967年出生的叶万义,家住建瓯市区通济街道东溪村,12岁时就随爷爷学习“弓鱼”,风里来、雨里去,一晃40年。

  说起“弓鱼”,叶万义娓娓道来:下塘捕到鱼后,立即用草绳的一端穿过鱼鼻扎紧,另一端绑扎在鱼的肛门下,此为“初绑”;尔后将鱼放入活水中一两个小时,让鱼吐尽口中的杂物,使鱼鳃内泥巴粘贴的浮游生物都清除尽;再在鱼的肛门上部用草绳绑住,此为“重绑”,然后又放到溪中或活水中泡养一两天,再上市。

  “弓鱼”受欢迎。 魏剑生 摄

  “弓鱼”技艺一直被养鱼专业户看好,并流传至今。在叶万义看来,“弓鱼”着重技巧,手势必须快速,用力稳定鱼身不让它挣扎;动作要一气呵成,熟练的可以仅仅数秒时间便完成。

  “弓鱼”又放到溪中或活水中泡养1~2天,再上市。 魏剑生 摄

  如此“弓鱼”,便于鲜鱼长途运输、贩卖。在当地,酷暑时节把“弓鱼”放在阴凉潮湿处,也可保活数小时;寒冬里则可保活1天以上。建瓯就广泛采用此法向外地运送活鱼。

  叶万义的解释是,“弓鱼”体内增加了水份,鳃更湿润,与空气接触会进行一定的氧气交换;放入活水中,“吐故纳新”,鱼就活得特别长。

  早在元朝末年,“弓鱼”技艺便已盛行。而一个有关“弓鱼”官司的传说,也在当地流传不衰。

  相传,一百多年前,在今建瓯市建安街道钟楼村附近,有一位名叫王创仔的渔民长期养鱼、捕鱼、卖鱼,成了“弓鱼”行家。有渔贩将他告到衙门,说他的“弓鱼”是灌水之技,让鱼增加份量,唯利是图,坑害百姓。县官一时拿不准,下令开两口锅分别煮“弓鱼”和塘鱼。王创仔终以“弓鱼”味道鲜美赢得官司,而在当地逐渐形成非“弓鱼”不卖、非“弓鱼”不买的局面。

  当地也有了一道以“弓鱼”命名的菜肴,叫“酥炸弓鱼”,就是用盐腌过“弓鱼”后,再配以番薯粉、啤酒及鸡蛋蛋浆,将鱼油炸至金黄色而成。这道菜肴蘸上酸辣汁食用,肉质鲜嫩,酥香可口。

  “弓鱼”。 张丽君 摄

  如今,来到福建省历史文化名城建瓯的游客,多会去观赏“弓鱼”,领略当地民俗文化。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鱼类学研究员张春光说,通常情况下,鱼离水一两小时就会死去,而“弓鱼”能存活较长的时间,足见当地渔民的智慧。(张丽君 魏剑生)

【责任编辑:洪思颖】